來源:中國網
近日,智利駐華大使館成功舉辦中醫文化深度對話會。此次活動緊密契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加強文明互鑒、促進民心相通的核心要義,聚焦中醫文化傳承與國際傳播,為中智兩國在中醫藥及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關鍵橋梁,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拉美地區在人文領域的互聯互通,彰顯出極高的政治價值與戰略意義,智利駐華公使萬嵐蘇(Sergio Valenzuela)和雙邊外交官尼古拉斯·多諾索·奧多伊(Nicolás Donoso Oddoy)全程參與活動。
重慶(渝新歐)絲路賦能中醫國際化:翻譯傳播雙輪驅動實踐
李孝英、董小玉兩位博士后及推介方代表司京昆,憑借在中醫文化國際傳播與中智友好交流領域的卓越貢獻,分別榮獲“中醫文化交流使者”“中智友好使者”稱號。活動現場,“紅墻御醫”“國醫大師”胡維勤和其他中醫醫師們以“望聞問切”為智利駐華官員們進行脈診,展示了傳統中醫獨特診療方式在外交場合的獨特魅力,成為文化對話的具象化呈現……
李孝英教授現任重慶大學中醫藥文化方向博士生導師、湖北中醫藥大學特聘教授,以川渝為學術基地,深耕認知翻譯學與典籍醫學文本翻譯領域,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分支負責人,她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最高層級研究課題,這一資質不僅是對其學術能力的權威認定,更標志著重慶市、湖北省兩地在中醫藥翻譯與傳統文化外譯領域躋身國家級重大科研平臺。她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及科技部《面向“一帶一路”的中醫藥文化翻譯與傳播研究》等國家外國專家項目,權威刊物發表論文50余篇,構建起中醫藥翻譯理論體系。其成果通過語料庫分析,破解 “氣”“陰陽”等文化負載詞英譯難題,助力“川渝中藥材”“秦嶺中藥材”搭乘渝新歐班列實現標準化國際傳播,推動重慶成為中醫藥翻譯領域對接拉美的國家級學術樞紐,成為共建“一帶一路” 倡議下地方學術力量服務國家戰略的典型實踐。
董小玉教授現任西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擁有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的學術背景,深耕國際文化傳播領域。她主持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中華大典?農業典?園林園藝分典、漁業水產分典”(國家文化傳承核心工程)及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權威刊物發表論文100余篇,主編多部國家級規劃教材。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她依托重慶“渝新歐”國際學術通道,推動中拉高校共建雙向碩博雙學位項目,為重慶及西部地區中醫藥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構建起“學術研究—標準制定—產業落地”的全鏈條賦能體系,這一實踐既推動重慶成為中拉傳統醫學交流的核心樞紐,又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價值的學術支撐。
超六成拉美民眾認可中醫:從政策落地到文化認同的中拉實踐樣本
智利作為拉丁美洲首個以國家立法形式認可中醫的國家,2008年將中醫針灸正式納入替代療法醫療體系,這一舉措成為中拉傳統醫學合作的標志性節點。在政策紅利推動下,拉美地區中醫發展呈現多點開花態勢:巴西2006年將針灸納入國家醫療體系,世界各地多所QS排名名校相繼開設“中醫專業”;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及旅阿華僑李文忠推動當地中藥材認可種類破百種,通過“中阿傳統醫學文化年”等國家級項目提升中醫藥社會影響力。拉美公共衛生研究院最新調研顯示,超60%受訪者表示“愿意嘗試中醫”,針灸、拔罐已成為30%以上家庭的“常備療法”。這既得益于《中智自貿協定》及《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等政策賦能,也源于“中醫‘整體觀’‘治未病’理念”與拉美自然療法中“能量平衡”理論的深度契合。目前,中醫藥在拉美通過“政策對接-標準互認-文化共鳴”三層架構發展,智利推動中藥入基藥目錄、中拉QS高校本科生、碩士、博士生項目、“川渝中藥材”“秦巴中藥材”借“渝新歐”絲路通道出口等實踐,正將中醫從文化符號轉化為中拉衛生合作的實質動能,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提供范本。
智利駐華公使萬嵐蘇(Sergio Valenzuela)表示,中醫智慧屬于世界,期待與中國高校攜手秦嶺中藥基地推動中醫在拉美發展,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力量。此次活動以文化為媒,筑牢中拉命運共同體民意基礎,讓中醫藥成為連接中拉文明的“銀針紐帶”。
渝新歐絲路通道賦能下的拉美中醫合作:從標準互認到產業協同的全鏈條突破
對話會上,中智雙方達成多項實質合作:智利將持續推動中藥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上海鈷歷科技中心作為專家成員組的推薦單位及使館審核通過的三位項目推介嘉賓,以《從秦嶺到安第斯:秦嶺靈芝出口資質推動與智利共建拉美中醫研究院》為主題發表演講,并于公開匯報會后與智利駐華公使萬嵐蘇(Sergio Valenzuela)和雙邊外交官尼古拉斯·多諾索·奧多伊(Nicolás Donoso Oddoy)再次開展閉門商談。提出首期通過甄選“川渝中藥材”“秦巴中藥材”中的五味道地藥材(含藥食同源品種)進行國際化標準認證開展合作,依托川渝與秦嶺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和種植技術,與中國高校共同建立拉美首個標準化中醫研究院,重點開展中藥材種植標準互認、中醫診療技術本土化研究及傳統醫學文化推廣(通過藥膳工坊傳播“寓醫于食”理念)。既依托渝新歐通道實現藥材標準化輸出,更以藥食同源藥材的“雙重屬性”精準對接拉美自然療法需求,形成“形成‘政策對接—標準共建—產業變現’的全鏈條創新。此次對話會被視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拉傳統醫學從文化交流邁向標準互認、產業協同的里程碑,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提供“傳統智慧+現代治理”的實踐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