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日本對華戰略定位的變化,得先從大背景說起。冷戰結束后,國際格局變來變去,中國經濟蹭蹭往上漲,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日本這邊呢,眼看著中國崛起,心里有點不是滋味。特別是2012年釣魚島的事鬧起來之后,日本對華政策明顯硬起來了。
2022年底,日本政府搞了個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直接把中國定位成“迄今最大戰略挑戰”。這可不是隨便說說,從“互惠”到“挑戰”,這轉變大了去了。日本政府覺得,中國的軍事發展、領土主張,還有經濟影響力,都對日本的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日本跟美國的軍事合作越來越緊,防衛預算年年漲,還計劃未來五年把防衛費占GDP的比例提到2%。這在日本歷史上可是少見的。除了跟美國抱團,日本還拉著澳大利亞、印度這些國家搞安全合作,擺明了想織個針對中國的“包圍網”。這幾年,日本海上自衛隊跟美軍在南海、東海的聯合軍演越來越多,擺出一副要跟中國硬碰硬的架勢。
日本政府現在特別強調“經濟安全”,不光限制中國企業在日本投資,還對關鍵技術捂得嚴嚴實實。2022年,日本加入了美國的“印太經濟框架”,這東西表面上說是要促地區經濟合作,實際上就是要排擠中國,把中國從區域經濟圈里擠出去。日本還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鼓勵企業把生產線搬到東南亞或者印度。
日本在國際舞臺上沒少給中國使絆子。從人權問題到領土爭端,日本政府逮著機會就批評中國。尤其在臺灣問題上,日本的態度越來越曖昧,跟臺灣的接觸也越來越頻繁。2023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弟弟岸信夫還跑去臺灣“訪問”,這事兒在中國這邊可是炸了鍋。
日本這套戰略調整,對中日關系、地區穩定還有國際格局的影響可不小,破壞性真挺嚴重的。
中日關系這幾年真是跌到谷底了。釣魚島、歷史問題、臺灣問題,哪一個都夠雙方吵上好一陣子。日本對華政策一硬起來,兩國貿易和投資也跟著受影響。2023年的數據挺扎眼,中日貿易額同比掉了10%,日本對華投資也縮水了不少。日本企業本來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現在不少都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加大投入。
日本軍事上這么一折騰,東亞這塊兒的地緣政治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日本跟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搞的那些聯合軍演,中國這邊不可能坐著不動。為了保自家安全,中國只能加強軍事部署,比如在東海、南海多派軍艦和飛機巡邏。這來來回回的,地區軍備競賽的風險就上去了。學者們都擔心,這要是控制不好,擦槍走火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日本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它的對華戰略調整多少也帶著美國的影子。日本這么一帶頭,其他國家可能也跟著學,比如韓國、菲律賓這些,都可能在對華政策上更傾向美國那邊。這樣一來,國際社會分裂的趨勢就更明顯,大國博弈的味道也更濃了。
面對日本這套戰略,中國肯定不能干等著挨打。得有自己的招兒,既要保住國家利益,又得盡量穩住地區局勢。
中國這些年軍事現代化搞得不錯,但面對日本的動作,還得再加把勁。海軍、空軍得繼續升級,尤其是東海、南海這些敏感區域,得確保有足夠震懾力。另外,中國可以跟俄羅斯、朝鮮這些國家多搞點軍事合作,形成一個“反包圍網”,讓日本也掂量掂量。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日本經濟對中國市場依賴挺大的。咱們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比如限制日本商品進口,或者減少對日投資。日本的汽車、家電這些在中國賣得不好,日本企業日子肯定不好過。2023年,中國對日本稀土出口已經收緊了一點,這招兒效果還挺明顯,日本那邊已經開始著急了。
中國可以多跟東盟、歐盟這些國家和地區拉近關系,把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擠一擠。“一帶一路”這幾年搞得挺好,沿線國家跟中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日本想插一腳也沒那么容易。另外,中國還可以多參加國際組織,爭取更多話語權,讓日本的“小動作”沒那么大市場。
日本老拿“中國威脅論”說事,中國得反擊回去。咱們可以通過媒體、學術交流,把中國的和平發展理念講清楚,讓國際社會看看日本這套戰略到底有多不靠譜。比如多拍點紀錄片、多寫點文章,把日本軍事擴張的意圖揭露出來,爭取更多國家的支持。
不少學者對日本對華戰略的破壞性影響和中國應對策略都發表了看法,挺有意思的。
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的劉江永教授覺得,日本對華戰略調整跟它國內政治右傾化脫不了干系。日本政府老拿“中國威脅論”當擋箭牌,其實是想轉移國內矛盾,保住自己的執政地位。他建議,中國得多跟日本老百姓交流,拉近兩國民間的距離,這樣日本政府的反華政策就不那么好使了。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呂耀東副所長認為,日本這套戰略調整就是美國對華戰略的延伸。日本是美國的“小弟”,很多政策都是聽美國的。他覺得,中國要想破局,得先跟美國緩和關系,中美關系穩了,日本這邊自然也就沒那么硬氣了。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郭曉兵主任提醒,日本這套戰略讓地區軍備競賽的風險變大了。中國得加強軍控合作,推動東亞安全機制建設,比如搞個多邊對話平臺,把各方拉到一塊兒談談,盡量別讓局勢失控。
總的來說,日本對華戰略定位的破壞性真挺嚴重的,中國得拿出實打實的應對措施。軍事上硬起來,經濟上反制一波,外交上孤立日本,再加上輿論戰打得漂亮點,這些招兒結合起來,應該能讓中國在這一局里站穩腳跟。
未來中日關系咋走,還得看雙方咋選,也得看國際環境咋變。中國得保持戰略定力,走和平發展的路,同時在主權和領土問題上一點不讓步。只有這樣,咱們才能在國際舞臺上立得住腳,不被日本這些“小動作”牽著鼻子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