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上有個視頻傳得挺火的,一列火車停在鐵軌上,車廂里像蒸籠一樣,乘客們汗流浹背,有的人已不顧啥場合,上衣都捋下來了,光著個膀子。有人甚至用安全錘砸車窗通風。視頻里乘警一句句的“莫打,莫打”都攔不住乘客砸窗的“熱情”,最后玻璃碎了,風呼呼往里灌,乘客們才稍微喘口氣。這事兒發生在7月2日晚上的K1373次列車上,當時很多人可能正刷著手機,壓根沒想到自己坐的火車會突然變成“悶罐車”。
說起這趟車,原本是從上海松江開往懷化的,結果走到浙江金華境內就出了狀況。據鐵路部門后來解釋,是一列貨運火車剎車沒踩住,直接懟上了客車軌道,兩列火車來了個“親密接觸”,導致K1373的車頭部分脫了軌。好在人沒事,但火車停在那兒三個多小時,車廂里沒電沒空調,溫度蹭蹭往上漲,乘客們可遭了罪。
有乘客事后回憶,車廂里熱得能蒸熟雞蛋,大人還能勉強扛一扛,小孩和老人可受不了。有人開始頭暈惡心,甚至差點暈過去。乘務員雖然送了點冰水,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這時候,一位黑衣大哥坐不住了,抄起安全錘就砸車窗。乘警趕緊過來阻攔,可大哥鐵了心要開窗子,幾下子就把玻璃砸出個大洞。玻璃碎的那一刻,車廂里響起一片歡呼聲,大家終于能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這事兒傳到網上,網友們炸開了鍋。有人點贊黑衣大哥是“英雄”,說他在關鍵時刻救了大家的命。有網友評論:“要是我在里面,估計也得砸,命比玻璃值錢多了!”還有人調侃:“鐵路部門的道歉比列車跑得還快,但問題解決得比蝸牛還慢。”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規矩還是要遵守的,不能因為熱就亂來。”還有人覺得砸車窗雖然情有可原,但畢竟也存在著安全隱患,應該受到處罰。我們也在視頻中看到,乘警始終也是很盡職盡責的,很為乘客的安全著想,一位乘警擋在被砸爛的窗戶口,生怕有急躁的乘客做出過激行為。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火車恢復運行后,鐵路部門只是給乘客退了部分車費,連個像樣的補償都沒有。有乘客拿著作廢的聯程票直搖頭:“改簽?能活著下車就不錯了。”這讓不少網友吐槽:“鐵路部門的應急措施太落后了,連個備用通風系統都沒有,難道要乘客自備風扇嗎?”
其實,類似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兩年前重慶輕軌故障,一位大爺砸窗透氣,當時軌道客服也是說“需相關部門界定”。這么多年過去了,鐵路部門的應急手冊似乎還停留在紙面上。對比一下國外,日本新干線早就配備了手動通風窗,德國的ICE列車斷電后車門會自動解鎖。咱們的高鐵技術都能上天了,怎么在這些細節上就不能多花點心思呢?
這次事件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也暴露出鐵路部門在應急管理上的短板。從法律角度來說,乘客砸窗屬于緊急避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應該被追責。但鐵路部門也應該反思,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更好地滿足乘客的基本需求。畢竟,乘客選擇鐵路出行,圖的就是個方便和安全,如果連基本的通風都保證不了,那以后誰還敢坐火車呢?
最后,我想說,鐵路部門的道歉不能只是說說而已,得拿出實際行動來。比如給列車加裝應急通風設備,制定更完善的應急預案,遇到問題及時和乘客溝通。只有這樣,才能讓乘客真正感受到鐵路部門的誠意,而不是一句輕飄飄的“深表歉意”。希望這扇破碎的車窗,能成為鐵路部門改進的起點,別讓類似的事情再發生了。
#官方通報列車故障停車乘客破窗通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