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云南頻道
近年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他們的各項權益保障機制也在不斷完善。在云南省寧洱縣,一群網約車司機連續四年自發組織愛心捐贈活動,用無私奉獻溫暖困難群眾,傳遞社會正能量,并帶動更多人投身公益,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彰顯了新時代勞動者的責任與擔當。
7月1日,一場溫馨的慰問活動在寧洱縣同心鎮同心村舉行。包括該村五保戶、監測戶、殘疾人等在內的32戶農戶前來領取愛心物資。簡單的儀式后,村民們有序簽名、按手印,口中不斷說著感謝的話語,現場畫面溫馨感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家庭,還享受了愛心大米和食用油直接送貨上門的服務。
“我沒有勞動力,收到這些米和油,心里熱乎乎的。”幼時因病導致肢體二級殘疾的同心村村民李忠芬收到愛心物資后動容地說。
為困難群眾捐贈物資的正是寧洱縣的愛心網約車司機代表。這個由50名司機組成的群體主要為寧洱本地人,其中不乏黨員、退役軍人。盡管過往經歷不同,但網約車平臺將大家凝聚在一起,形成了幫助困難群眾的共同目標。
“在這次公益活動中,雖然我捐的錢不多,但表達的是一片心意,為社會盡一份責任。總而言之,退伍不褪色!”已經退伍三十多年的老兵楊正學長期關注公益,即便跑網約車再忙,仍專程抽出時間參與活動。
作為此次捐贈活動的組織方,武漢某科技有限公司寧洱分公司一周前向掛靠該公司的網約車司機發出倡議。司機們積極捐款,加上企業配捐部分共計4000元,用于采購大米和食用油發放給困難群眾。
“我們捐贈的愛心雖小,但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通過行動傳遞正能量,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加入公益隊伍。”企業負責人楊軍介紹,自2022年以來,該企業已累計組織四次公益活動,網約車駕駛員積極參與,愛心物資溫暖了全縣4個村的150余戶困難群眾。
近年來,寧洱縣持續加大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關心關愛,積極引導856名外賣配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等四類重點群體加入各行業工會組織。通過維護從業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職業安全等基本權益,以及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法律知識講座、建設工會驛站等舉措,關心關愛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我們將繼續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工作,發揮好職工‘娘家人’的作用,聚焦解決他們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持續提升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寧洱縣總工會副主席黃韻梅說。(陶平、周維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