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6月24日,來自中國、老撾、緬甸、柬埔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尼泊爾等10多個南亞、東南亞國家的青年代表組成“Z世代”創作營,共同參加了由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云南省廣播電視局和云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第四屆“Z世代”瀾湄短視頻XIU活動,“Z世代”創作營成員們沿中老鐵路線深入昆明、普洱、西雙版納州等地,感受區域協同發展的強勁脈動。
行程首站,青年們在第9屆南博會現場感受到區域合作的廣度與溫度,還在昆明南站看到了中老鐵路聯合貨運場的繁忙景象——特別是搭載著東南亞“樹熟榴蓮”的冷鏈專列在火車站卸貨后,就會及時運送到商超等地進行銷售,而這些榴蓮三天前還掛在老撾的榴蓮樹枝頭。
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市場部主管歐道卿自豪地告訴營員們:“以前的榴蓮都是公路運輸,從老撾萬象運至中國國內需要7天左右時間,而中老鐵路開通后,榴蓮的運輸僅需26小時。”
當列車駛入普洱,千年茶馬古道迎來新時代回響。營員們在徒步千年茶馬古道中感受當年馬幫馱茶遠行的艱辛,詳細了解古代背夫和馬幫的故事;圍坐在火塘邊,細品普洱茶香,沉浸于源遠流長的茶文化。
在普洱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中,他們近距離觀察現代化普洱茶制作技藝,體會傳統工藝如何在科技賦能下煥發新生。在昕藝咖啡的咖啡體驗里,則看到了普洱土地上孕育的另一張名片——咖啡產業的蓬勃興起。作為中老鐵路關鍵節點,普洱向世界青年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蓬勃的現代活力。在普洱學院和云南農業大學熱作學院,短視頻創作培訓搭建起青年溝通的創意橋梁。“丁同學”帶領大家漫步校園,為營員們介紹怎樣讓普洱當地農業特色融入自己的短視頻創作。
離開普洱,列車繼續向南,前往西雙版納。勐臘望天樹景區里的熱帶雨林讓青年們深刻體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義。在景洪傣藥館展示的民族醫藥智慧,曼掌村文旅示范村呈現的鄉村振興畫卷,無不體現著鐵路沿線生態保護與文化傳承的和諧共生——中老鐵路不僅是交通線,更是綠色發展理念的傳播廊道。
從中老鐵路冷鏈專列的“科技硬聯通”,到圍爐煮茶的“文化軟交融”,這條1319公里的鋼鐵紐帶正重構區域發展邏輯。正如“Z世代”創作營成員所說的那樣:“車輪滾動的不只是貨物,更是思想與機遇——它讓茶馬古道的馬蹄聲,化作了新時代的共贏交響曲。”
來源 云南網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