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外交部突然宣布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而之所以制裁他,則是因為這名議員做出過許多損害中國主權得舉動。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得點就是,中國此次制裁托倫蒂諾,正值菲律賓新一輪議員剛剛上臺不久,如此看來,中國此舉是在殺雞儆猴之意,向這些新上臺議員展示損害中國主權的下場。
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中國制裁托倫蒂諾不到24小時內,美軍就將航母開到了南海,在如此敏感時期,美國將航母開赴南海,無疑是在為這位反華政客撐腰。
那么,托倫蒂諾都做出過哪些損害中國主權的事?美國如此為反華政客撐腰,其背后究竟有何目的?
中國罕見對菲律賓進行制裁
2025年7月1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對菲律賓前參議員弗朗西斯·托倫蒂諾(Francis Tolentino)實施制裁,這一舉動迅速引發各界關注。
這是中菲因南海爭端持續緊張以來,中國首次明確針對菲律賓政治人物采取懲戒性措施,制裁內容包括禁止其進入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同時切斷其相關機構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通道。
與以往西方國家常見的制裁不同,中國在處理外交沖突時往往較為克制,尤其是在處理與鄰國關系方面更是強調溝通與合作。
因此,此次針對菲律賓政客的制裁顯得尤為罕見,制裁公布的時間也十分巧妙——就在菲律賓參議院完成中期換屆的第二天。
這一時機選擇,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意在向剛上任的新一屆參議員及其他菲律賓政要發出強烈信號:誰在中菲關系中制造麻煩,中國不會姑息。
事實上,這并非中國首次對外國政客進行制裁,在2021年美國政權交接日當天,中國曾對特朗普政府內的多位高官實施制裁。
包括前國務卿蓬佩奧、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等,理由是他們在涉港、涉疆、涉臺等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
相較之下,菲律賓作為中國的近鄰,其政客被制裁更具象征意義,也直接指向中菲關系的癥結所在,此次制裁事件的背景,是近年來中菲圍繞南海問題的摩擦不斷升級。
特別是菲律賓某些政客頻繁炒作涉華議題、推動涉海立法、挑動民意,令兩國本已緊張的關系雪上加霜,中國采取制裁措施,意在遏制菲律賓國內持續升溫的“反華政治”,防止局勢繼續惡化。
中國為何制裁托倫蒂諾,他做了什么?
被中國制裁的托倫蒂諾,是菲律賓政壇的重量級人物,他曾任總統顧問、交通部部長,近年來則擔任參議院多數黨領袖。
他是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的親密盟友,也是菲律賓親美政治力量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長期以來立場鮮明,態度強硬,在涉華問題上頻頻發表言論,挑動對抗情緒。
托倫蒂諾在參議院推動通過的《海洋區域法》被認為是激怒中國的導火索之一,該法律試圖將菲律賓對南海部分海域的主張“合法化”。
還將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內容寫入國內法,為菲律賓在爭議水域的行動“正名”,中國方面對此堅決反對,認為該法案違背國際法精神,嚴重侵犯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
更具爭議的是,在2025年中期選舉前夕,托倫蒂諾曾公開炒作所謂“中國干涉菲律賓選舉”言論,稱中國駐菲大使館通過與當地公司合作,試圖影響選民。
他甚至主導制作了一份所謂“親華代理人名單”,并提交參議院進行“調查”,試圖通過污蔑手段影響菲律賓國內政治,這一系列行為被中國視為蓄意破壞中菲關系、抹黑中國形象的挑釁行為。
盡管托倫蒂諾獲得馬科斯的支持,但在選舉中卻以失敗告終,未能連任參議員,他的政治失利也反映出菲律賓民眾對極端反華立場的警惕與厭倦。
選民更關心的是經濟、民生、就業等現實問題,而不是政客們圍繞大國博弈的“外交表演”,選舉結果顯示,親美、反華派的吸引力正在減弱,政治效應也在遞減。
中國此次制裁并不針對整個菲律賓政府或人民,而是精準鎖定具體責任人,外交部在聲明中也強調,制裁不會影響中菲正常交往與合作。
中國制裁剛剛落地,美國航母即抵菲律賓海
在中國對托倫蒂諾實施制裁的消息公布后不到24小時,美國海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打擊群突然駛入南海,并停靠在菲律賓呂宋島西部海域附近。
這一迅速的軍事調動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美國海軍行動的時間點,被普遍視為對菲律賓政界,尤其是托倫蒂諾這類親美派政客的一種“象征性撐腰”。
美國近年來在南海的軍事存在日益頻繁,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頻繁派遣艦機進入中國主張的海域,與中國海軍、海警展開對峙。
在菲律賓方面頻繁挑起南海議題的背景下,美軍此時進入相關海域,被認為是與中國進行“隔空對峙”的信號,也是對中國外交手段的一種回應。
除美國之外,英國也正在向亞太地區加大部署,“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正計劃前往澳大利亞參加聯合軍演。
盡管其是否進入南海仍存在不確定性,但若未來與美軍組成雙航母編隊,無疑會使南海局勢更趨復雜。
這一系列操作表明,盡管菲律賓政治層面存在波動,但美方仍在努力穩固與其的軍事關系,將菲律賓納入其印太戰略體系。
菲律賓國內對此也存在分歧,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等人已公開反對政府一邊倒向美國的政策,呼吁外交“自主化”。
杜特爾特家族在中期選舉中的大勝,為這一立場增添了政治籌碼,如今,隨著親美派在選舉中失利,理性力量逐步上升,菲律賓的對外政策可能面臨調整。
當前,中菲關系處于高度敏感階段,一方面,部分政客在國內政治中利用“反華”議題謀求個人利益,另一方面,外部勢力通過軍事部署加劇地區緊張。
信息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