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作者/編輯: 哲南卡
| 分類: 哲叔聊國際風云
前不久在上合組織防長會期間,印度防長辛格提出加快中印邊境問題談判,更是希望“盡快永久解決中印邊境劃界問題”。
這可算是十多年里印度高層頭一回公開作出,推動邊界劃分問題的表態。
在邊境問題上,印度忽然變得這么冷靜、平和,這就好比熊孩子忽然變得無聲無息,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事。
對我們來說,緩和邊境局勢可以,劃界卻不急。印度我知道你急,但請你別急。
01
教員說過:“帝國主義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也是被逼不得已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印度雖然是個破落的帝國主義,但依舊是帝國主義,相當傲慢。
現在“不得以”放軟話,背后定有玄機。
首先,印度在邊境根本占不到便宜。
在東線,2020年加勒萬河谷沖突給新德里提了個醒兒——就算印度覺得自己國力很牛,但在實控線面對我們,軍事上壓根兒占不了上風。
加勒萬河谷
接下來好幾輪軍長級會談,看著是讓局勢有點緩和,實際上我們借著寶貴窗口,在高原邊境穩扎穩打。
一條條嶄新道路悄悄穿透雪域,一座座現代化哨所拔地而起,新型裝備一波又一波地運到前線……
中方邊境控制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穩步增強。
這場無聲的較量,每一寸推進都在壓縮印度“鬧騰”的空間。
在西線,印度也吃了大虧。
印巴空戰中,雖然印度到處宣揚自己勝利了,打得巴基斯坦跪地求饒,但真相大家都知道。
巴基斯坦不過用了些中國造的“普通裝備”,就讓印軍相當受傷。巴鐵背后,是中國力量。
若面對中國全力出手呢?
印巴空戰
只需簡單回顧一下1962年,那時候西方全力武裝起來的印軍都沒扛住我們的重拳。
幾十年過去了,雙方實力差距更大了,要是再鬧起沖突,那對于印度來說,結局簡直都沒法去想。
面對鐵一般的力量差,再傲慢的帝國也必須先收手。
國際風向的突變,更掐滅了印度強硬叫板的念想。
新德里之所以在邊境頻繁找事,一是幻想靠“撒潑耍賴”在談判桌上白占便宜;二是看準美國圍堵我們,想表忠心,趁機撈投資,當上“新世界工廠”。
但新靠山靠不住了——美國已露出對我們“階段性緩和”的意愿,這意味著印美戰略協作的基石出現裂痕。
而印度最依賴的另一條大腿——俄羅斯,此時也和我們保持著復雜而緊密的關系。
沒了美俄在后方力挺,印度想獨自挑釁我們?它心知肚明,那幾無勝算。
中美談判
更令新德里如坐針氈的是,我們學界的輿論戰也開了新局。
當高志凱擲地有聲地提出,中印應以恒河為界。無論在中國民間,還是國際輿論場都掀起巨大波瀾,使得印度對藏南地區的非法主張受到嚴重質疑。
藏南這塊被印度非法侵占的土地,法理上的根基已經岌岌可危。
印度猛然驚醒:再不趕緊讓現有邊界“生米煮成熟飯”,它那套基于“麥克馬洪線”的扯淡邏輯,遲早被拆解得粉碎。
眼下印度所謂的“和平誠意”,其實就是想趁著我們注意力分散的時候,賭上一把,讓自己占到的好處變成既成事實。
老賴突然還錢,不是良心發現,而是怕吃更大的虧;
印度今天服軟,只是被中國和世界的變化壓彎了腰。
認清印度盤算之后,我們更要穩住陣腳。
面對百年變局,一個穩定的周邊對我們固然重要,但中印邊境劃界一事,我們可以慢慢來。
印度急我們恰恰不必急。
當然談判的大門依然敞開——若印度真的愿意以“高志凱線”為藍本談劃界,或自愿做出根本性、永久性的重大讓步,我們當然還是可以接受的。
02
歷史是個回旋鏢。
1962年那場痛擊后,我們想要安寧,但印度不僅沒有收斂,反而在邊境挑釁愈發囂張。
為何?因為他們認定我們無力長期經營雪域高原,更幻想借西方勢力卷土重來。
可這次,我們不動如山,新德里卻主動服軟——以往印度總想著以“蠶食策略”牟取利益,在我們真正實力震懾前,不得不轉向“止損模式”:與其繼續惦記不屬于自己的土地,不如盡早“合法化”手中那些搶來的“肥肉”。
但我們需要接招嗎?當然不用。
回溯共和國劃界那段歷史,無數教訓告訴我們:劃界時機遠比劃界本身重要。
所謂窮則擱置爭議、達則自古以來。
要實現自古以來,首先必須存在爭議。
現在就談妥定死了邊界,也就抹掉了爭議。
如果按當前現狀劃線,那相當于變相承認印度對藏南的非法占據。
藏南地區
建國初期為了快速重建,改開后為了發展經濟,再加上其他時代因素,我們劃定存在爭議的陸地邊界時,留下了許多歷史遺憾。
時代已經變了。
今天的中國,不是1962年艱難困苦的勇士,更不是1980年代韜光養晦的謀士,我們早已更加強大。
當高原公路貫通冰峰雪域、新型裝備到達邊關要塞、無人機日夜于生命禁區巡邏——歷史的天平早已傾斜。
印度反復叫嚷“我們不是1962年的印度”,不過是一句無力的口號。
真正震懾他們的,是“中國更不是1962年的中國”,這個無聲的事實。
這會兒印度急吼吼地去“敲定”邊界,無非想拿“和平劃界”當作糖衣,好把那條非法控制線占牢靠。
看清這些,就明白印度所謂的“邊界誠意”不過是精心包裝的陷阱。
新德里那小算盤打得挺精的:趁我們戰略重心尚未西移,趁國際輿論對我們尚有微詞,想用一紙條文將非法竊據變為“既成事實”。
在印度實控藏南的情況下,除非我們放棄藏南,否則也不可能與印度達成共識。
既然不可能達成共識,那就沒有必要跟著印度的節奏走,把中印劃界炒成熱點話題,帶來不必要的國際輿論壓力。
盡管印度炒的熱鬧,但我們官方至今淡化處理,也許就是出于這么一種考慮。
中國航母戰斗群
這就是真正的大智慧,是在該出擊時雷霆萬鈞,在該等待時巋然不動。
當印度越急不可耐,我們就越是氣定神閑。
時間在我們這邊,中印的差距正在進一步拉大,實力將讓一切迎刃而解。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與戰術從容,以歷史的耐心鑄就偉大。
真正的戰略定力不是忍讓退縮,而是用歷史耐心讓對手在焦慮中自亂陣腳。相信,藏南離回家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