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印度政府又開始搞事情了!6月25日至2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在青島召開。
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這位五年來首度訪華的印度高官卻突然拋出一個極具爭議的提議——“中印應永久劃定邊界”。
話雖說得像模像樣,要“重構路線圖”,要激活機制推進邊界劃定,但聽在中國耳朵里完全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只回了一句話:"中印早就建立了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咱按現有規矩談就行"。這話表面客氣,內里藏刀。看看地圖就知道,藏南那地方解放軍哨所天天巡邏,阿克賽欽山口的中國監控攝像頭比野牦牛還多,靠嘴皮子就想改邊界?
聽起來,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這話是為了讓中印兩個大國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無疑是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的福音。
但辛格所說的“永久劃定”,其核心訴求,是讓那條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合法化。這條線是1913年英國殖民者與中國西藏地方代表私下搗鼓出來的東西,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從北洋到民國再到新中國,從未承認過它的合法性。
印度想做的,就是把這份非法的殖民遺產,變成21世紀的國際法事實。一旦成功,就意味著中國將永久失去約9.3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那片被譽為“西藏江南”的富饒土地。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還盤算著把目前由中國牢牢實控的阿克賽欽地區也擺上談判桌,假惺惺地作為“交換”籌碼。這出“空手套白狼”的戲碼,算盤打得實在太響了。
就在辛格高喊“對話”的同時,印度軍方在邊境地區加緊挖掘軍事隧道、修建防御工事的腳步一刻也沒停。其高級顧問更是在會前就公開渲染“對華信任度極低”,叫囂要做好“最壞的軍事準備”。
這種一邊握手一邊磨刀的做法,讓那張“和平”牌的成色,顯得尤為可疑。
印度這次看似主動的出擊,其實也是被逼到墻角的無奈之舉。
不久前,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尖銳的經濟社會矛盾,信心滿滿地挑起了與巴基斯坦的沖突。本想秀一把肌肉,凝聚一下民心,結果卻栽了個大跟頭,在國際上鬧了個“6:0”的笑話,國內輿論瞬間反噬。
國內這把火眼看就要燒到眉毛,怎么辦?唯一的辦法,就是趕緊在外面找個更大的話題蓋過去。中印邊界問題,無疑是最好的一張牌。用一個更宏大、更刺激民族情緒的議題,來掩蓋前一個失敗所造成的政治窘境,這是莫迪政府的“圍魏救趙”之計
另一方面,則是中國被中國刺激到了。就在辛格訪華前不久,中國民政部公布了第五批藏南地區標準化地名。連同前四批,總計89個原本被印度篡改的地名得到了正名。這看似一個技術性的政府公告,實則是一次精準的“點穴”,每一次公布,都在清晰地宣示中國對這片土地不容置疑的主權。
這一連串的主權宣示行動,無疑刺痛了新德里敏感的神經。因此,辛格在青島拋出的提議,與其說是和平的橄欖枝,不如說是一種心虛下的反撲。
面對印度這手牌,中國沒有激烈地當場駁斥,也沒有順著對方的思路走。中國的回應,展現了一種超乎尋常的戰略定力。
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很巧妙,只是淡淡地提醒印方:解決邊界問題,我們之間早就有了特別代表會晤機制,以及軍方、外交等各個層級的溝通渠道。
話里話外的意思很明白:機制是現成的,渠道是暢通的。想解決問題可以,但別想另起爐灶、推翻重來,更別想“快刀斬亂麻”。問題怎么解決,得一步一步來,得按我們的節奏來。
這番“柔性防守”,看似輕描淡寫,卻把印度“一步到位”的圖謀堵了回去,將博弈的主動權重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在戰略上,中國的眼光早已越過了那條狹隘的邊界線,投向了更廣闊的南亞。
當印度還在為一條線斤斤計較時,中國正在“另起爐灶”。就在昆明,一場由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三國副外長參與的會議悄然舉行,其核心議題,是商討建立一個新的南亞區域合作框架。
這個舉動的背后,是被印度一手拖入停滯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南盟)。你把南盟這張桌子掀了,那我就在旁邊再開一桌,而且菜色更豐富,合作機會更多。
從“中巴經濟走廊”到孟加拉國的吉大港項目,再到與不丹、尼泊爾日益加深的經濟聯系,一張繞開印度的南亞經濟合作網絡正在加速編織。你打你的邊境牌,我開我的合作局。這就是中國的全局觀。
中印邊界問題之所以拖延至今,問題的根子,在于印度從骨子里繼承的那份“殖民心態”與“地區霸權思維”。1947年,印度獨立了,但它繼承的不僅是英國留下的土地,更是英國殖民者的野心。它天然地認為自己是南亞的“老大”,周邊所有國家都應該臣服于它的意志。
它想讓一百多年前殖民者隨手畫下的、從未被承認的“麥克馬洪線”,在21世紀變成板上釘釘的國界,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歷史的傲慢和對鄰國主權的蔑視。它既無法容忍中國在南亞影響力的提升,也無法平等地對待像孟加拉國、不丹這樣的鄰居。
周恩來總理早在1959年就曾致信尼赫魯,清晰地闡明了中國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法理依據。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中國的立場從未動搖,但印度似乎還沉浸在舊日的帝國夢中,不愿醒來。
印度如果繼續把邊界問題當作一張可以隨時打出的政治牌,用來煽動國內情緒、轉嫁內部矛盾,它會發現自己的路將越走越窄。
當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甚至尼泊爾和不丹都在新的合作框架中找到發展機遇時,那個固守著“地區霸主”名號的印度,會發現自己的地位正被日益架空,影響力也在不斷流失。
印度繼續抱著這張陳舊的牌不放,最終會發現,自己不僅輸掉了邊界談判的籌碼,更可能輸掉在整個南亞棋盤上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