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再不進行談判,所謂的“恒河分界線”就真的有可能從網絡段子變成真正的現實,給印度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壓力。
從現實角度看,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在邊境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軍事管控能力也顯著增強。印度在邊境對峙中占不到便宜,他們深知隨著時間推移,中國的優勢會愈發明顯。所以想趁現在趕緊通過談判,固化目前的實際控制線,將其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法律邊界,避免未來更加被動。
在國際上,高志凱教授提出的“中印應以恒河為界”的觀點,在國際輿論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讓印度基于“麥克馬洪線”的不合理訴求受到了廣泛質疑。印度擔心長此以往,在國際輿論上會越來越不利,其對藏南地區等的非法主張將進一步被解構。
同時,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時有抬頭。一些政治勢力為了獲取支持,將邊界問題作為政治籌碼。他們試圖通過推動邊界談判,展現強硬姿態,塑造維護國家利益的形象,以此來獲取國內民眾的擁護,鞏固自身政治地位。
另外,2024年印巴沖突再次爆發,印度河水資源爭端也持續激化。印度軍方想把戰略重心轉向巴基斯坦,但又不敢在中印邊境貿然撤軍。畢竟2020年之后的邊境局勢很脆弱,任何一方有動作都可能引發新的對峙。所以印度想緩和與中國的矛盾,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戰略回旋余地。
然而,印度的如意算盤未必能打響。中國在邊界問題上一直堅持以歷史和國際法為依據,堅決反對殖民遺產影響。藏南地區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不可能在原則問題上讓步。對于印度提出的永久劃界,中國會保持謹慎和開放的態度,但前提是必須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和領土主權。
中印邊界問題由來已久,復雜程度遠超想象。印度若真想解決邊界問題,就應該拿出誠意,摒棄不切實際的想法,與中國進行平等、公正、合理的談判。否則,所謂的永久性邊界談判可能只是印度的一廂情愿,“恒河分界線”也可能會從一個網絡段子逐漸成為印度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議題。而這,顯然是印度不愿看到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