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家催生,50多年前卻不讓生,當年一句計劃生育,一家人只準生一個,專家直言:
搞不好要被罵斷子絕孫!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當初吵著要計劃生育,今天為什么又要催生?
1957年,新中國剛成立8年,人口就從5.4億漲到了6.4億。很多人沒想到,麻煩隨之來了。
學校擠滿了人,工作難找了,糧食不夠了。人口太多,成了國家發展阻力。
到了1979年,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人口突破9億,一年就多出1500萬人,每人平均不到1.6畝地,種出的糧食年年不夠吃。
同年夏天,國務院會議室里,管經濟的陳云開門見山:“中國人太多了,必須硬性規定‘只準生一個’,就算被罵斷子絕孫,也得干!”
這個決定引起了激烈爭論。其他領導覺得政策要柔和:“最好生一個,最多生兩個。”他們擔心大多數人都不會接受。
可陳云態度堅決,他算過一筆賬:每年少生100萬人,十五年后省下的教育錢、糧食和工作崗位,能幫國家騰出巨大的發展空間。
1980年6月,陳云寫信強調:“計劃生育這事,要寫進國家計劃里。它跟搞經濟建設一樣重要。”
政策定了,執行起來更難。在“多子多福”觀念很深的農村,推行計劃生育等于要了他們的命。
陳云早有對策:“干部帶頭,先簽保證書!”
配套措施火速跟上,衛生部緊急采購設備,財政部撥專款,免費避孕藥具直接送到村里、發到家里。
1980年9月,中央明明白白地說:“一對夫妻只能生一個孩子”,沒商量余地。
基層執行可謂雷厲風行,黑板報上寫著“超生可恥”,小學生作文題目是“我為家里只有一個弟弟/妹妹驕傲”。
還有干部簽責任書,誰家超生,直接扣工資,甚至開除公職,措施嚴厲。
效果很快顯現,1981年,全國生育率降到了2.6。1984年,降到了2.1。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迎來了快速增長,工廠遍地,城市擴張,連國際組織都夸咱做得好。
但問題也來了。
重男輕女導致男孩女孩比例失調,1982年普查,全國男女比例108:100。
很多老百姓還是想:“頭胎是兒子,就不想生了;頭胎是閨女,總想再試試。”
陳云知道這些問題。他在文件上批過:“不能把好政策搞砸,方法不對惹老百姓反感。”
于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政策微調,如果是少數民族、偏遠地區、頭胎女孩的家庭,可以生二胎。
時間來到現在,當年推行“只生一個好”的人怎么也想不到,今天大家不想生了。
數據顯示,未來十五年,有近4億人要退休,養老金壓力巨大。工廠招不到年輕人,老齡化社會已經來了。
說到底,一個國家管理生孩子這事,永遠在糾結:人多了怎么辦?人少了怎么辦?
個人、家庭和國家,眼前和未來,怎么才能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