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哈努克這個名字,很多人聽過,但不太熟。
可要說他是柬埔寨的“國父”,這話一點都不夸張。
他的一生,打過日本人,斗過法國人,被美國支持的親信推翻,又靠中國復國。他不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強人,卻是一個精明、頑強的政治幸存者。
要說他和中國的關系,那真是一段長達半個世紀的交情。
1965年前后,西哈努克的處境已經相當微妙。他雖然是國家元首,權力很大,但柬埔寨夾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間,還要應對越南戰爭的溢出效應,日子一點也不好過。
那時候,美國在南越扶持的吳廷琰政權越來越強勢,常常越境對柬埔寨進行轟炸、偵查。西哈努克抗議過,遞交抗議照會、在聯合國發聲,全都沒用。
他清楚,靠美國是靠不住的。越戰開打后,美國把整個印度支那都當成棋盤,誰聽話就扶,誰不聽話就“顏色革命”。柬埔寨資源不多,但地理位置重要——跟越南、老撾、中國云南都挨著,是天然的戰略通道。
西哈努克有野心,他想讓柬埔寨保持獨立,不淪為哪個大國的附庸。
為了這個目標,他開始靠近中國。
1965年斷交美國:這是一次孤注一擲
這一年,西哈努克做了一個大膽決定:與美國斷交。
這是當時東南亞政壇的大新聞。別人都在拼命向美靠攏,想從美援里撈好處,他卻直接掀桌子,說:“你們轟炸我的國家,那就請你們離開。”
這不是沖動。他知道,斷交之后美國一定報復——果然,美方立即中止了對柬埔寨的全部援助,甚至暗地里扶持朗諾等親美軍官勢力。可西哈努克沒退。
這時候,中國伸出了手。
毛主席和周恩來迅速明確支持柬埔寨的“中立自主”政策,表示愿意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
1965年8月,西哈努克訪問北京,中方安排規格極高。除了政治接待,中方承諾:無論柬埔寨處境多艱難,中國都不會背棄朋友。
西哈努克很感動。他是個念舊的人。
后來他回憶那段時間,說:“那是我最困難的時期,是中國拉了我一把。”
1970年3月18日,柬埔寨發生政變。親美派朗諾發動軍事政變,西哈努克正在出訪蘇聯,回國的路都被封了。
西哈努克先去蘇聯尋求幫助,結果遭到了婉拒。法國也表態“無法干預柬內政”。幾個曾經關系不錯的東南亞國家,比如印度尼西亞和泰國,更是避之不及。
最后,是中國向他敞開了門。
中方通過駐法大使館向西哈努克發出邀請。
他來了。3月下旬,西哈努克抵達北京,住進釣魚臺國賓館。幾天后,周恩來親自接見,并安排他暫住中南海的一處院落,那里原來是給毛主席親屬準備的。
這件事,很多人都以為是傳說,其實是真的。
西哈努克不是流亡者,他在中國是“元首級別”的嘉賓。中國為他設立了辦公室,撥專人照顧飲食起居,安排醫生、秘書、翻譯、安保,甚至為他的貓都配了專屬看護。
而且,中國沒有要求他“站隊”。不逼他反美,不強迫他支持中方路線,只是提供庇護。這是他感到最安心的地方。
西哈努克住在中國后,并沒有把自己當成“失敗者”。恰恰相反,他很快組織起了反朗諾的政治聯盟。1970年5月,他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團結政府”,擔任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
在那場發布會上,周恩來站在他身邊,表態說:“我們堅決支持西哈努克親王領導柬埔寨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和其走狗的正義斗爭。”
這場新聞發布會意義重大。因為中國是第一個公開支持他“流亡政府”的大國。之后,朝鮮、越南、古巴、阿爾巴尼亞等國相繼承認。
但他知道,僅靠外交是不夠的。
他需要武裝力量。
西哈努克開始與柬共,也就是波爾布特領導的武裝組織接觸。當時的柬共主張通過武力推翻朗諾政權,但缺乏政治合法性。西哈努克雖然失勢,但在民眾中的號召力依然強大。兩者一拍即合。
中方對此并不干預,但提供了極為關鍵的支持——物資、訓練、后勤、情報甚至安全通道。西哈努克與柬共合作后,他的名字重新在柬埔寨農村廣泛傳播,很多農民以為他才是合法的國家元首,紛紛投奔“王國政府”。
那幾年,北京成為他運籌帷幄的總部。
1975年,西哈努克等待的那一天終于來了。
柬埔寨反朗諾武裝在越南人民軍和柬共的支持下攻入金邊。朗諾倉皇出逃。西哈努克在北京得知這個消息后,沉默了很久,然后起身向中國領導人鞠了一躬。
這一刻,他激動,但沒有忘記感恩。他說:“如果不是中國,我今天不會有機會回國。”
4月下旬,西哈努克回到金邊,重新成為國家元首。但形勢已經變了。
波爾布特掌握實權,西哈努克雖名義上是元首,實際被邊緣化。他被安排住在王宮,但沒有自由。很多人勸他再次出逃,中國也提出保護方案,但他拒絕了。
他說:“這是我的國家,我不能一走了之。”
后來,他被波爾布特徹底架空,軟禁在王宮內。中國派人秘密送去物資和醫療用品,確保他和家人安全。即便在最混亂的時候,中國也沒有中斷對西哈努克的幫助。
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波爾布特政權垮臺。西哈努克被越軍解救,送往北京避難。這一次,他并未再對任何人表示失望。他已經看清:這個世界并沒有“永遠正確”的國家,只有“永遠可靠”的朋友。
自70年代末起,西哈努克再次長期居住在中國。鄧小平主政時期,他受邀參加各類重大國事活動,依然以“國家元首”身份受禮。他的健康狀況起伏不定,中國方面派出最頂級醫療團隊長期照料,后來他幾次患癌,也是在中國接受治療。
而他也始終沒有忘記中國的恩情。
上世紀80年代,柬埔寨戰火仍不斷,中國外交面臨國際圍堵,聯合國中有國家提議剝奪柬埔寨“王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西哈努克四處奔走,維護中國支持的柬埔寨代表團地位,為此甚至與蘇聯發生嚴重分歧。
而當中國提出恢復與越南的和平對話、推動東南亞局勢緩和時,西哈努克不但支持,而且親自牽線——他明知越南曾與柬有宿怨,卻依然選擇配合中國的大局方針。
1991年,經過多方斡旋,《巴黎和平協定》簽署,柬埔寨實現停火、組建聯合政府。次年,西哈努克在聯合國主持下重新成為國家元首,正式復國。
他回國后第一件事,就是撥專機,親自邀請中國高級代表團訪問金邊。在機場,他像迎接親人一樣與中方代表緊緊擁抱。他說:“我能回到這個崗位,全靠中國。”
之后,他在多個場合、多個國際會議上,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如果不是中國支持我、保護我,我恐怕已經死了,柬埔寨也不會恢復獨立。”
西哈努克復國后,主動提出由中國援建柬埔寨重要基礎設施,并親自參與規劃與監督。
1994年,中國援建的西哈努克港綜合經濟區動工,成為柬埔寨最早的現代工業園區;中國援助的道路、醫院、學校也陸續建成。每一個項目的開工儀式,西哈努克都親自出席,公開致謝。
在他重掌政權的十余年里,中柬關系始終處于高水平。他鼓勵子女學習中文、鼓勵政府官員與中國交流,并主動建議柬埔寨加入多個中國倡議的區域性合作組織。
2004年,西哈努克因病退位,將王位交給其子西哈莫尼。但他依然定居中國治療。2004至2012年,他多次往返中柬,每一次到北京,都被中方以元首級別接待。
2012年10月15日,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中國為他舉行了高級別的送別儀式,國家領導人親自到場吊唁,并派專機送其靈柩回國。柬埔寨全國舉哀七日,萬人空巷。他的靈柩經過街頭時,無數柬埔寨民眾痛哭失聲。
他不是共產主義者,卻堅定地支持中國的立場;他是君主,卻與社會主義國家結下不解之緣;他身在異國,卻從未把中國當成“臨時避難所”。
他稱北京為“第二故鄉”,也把中國人民稱作“親人”。而中國對他,也從不把他當作“流亡者”,而是始終以禮相待,以情相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