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短劇已成為推動網絡視聽行業創新發展的新力量,但與之相關的版權問題也日益突出,如洗稿搬運、侵權改編、抄襲剽竊等侵權盜版現象時有發生。
7月2日,短劇廠牌聽花島發布維權聲明,稱《歪出一片煙火人間》未經授權,抄襲聽花島版權作品《家里家外》并用于商業獲利,并詳細指出9處兩部短劇的截圖對比存在“高度相似”。
目前短劇市場主要的盜版,集中在盜版搬運和翻拍侵權兩個方式。聽花島表示,此前公司遇到的侵權行為,多為資源泄露,他們選擇的處理方式,“發函給公司、平臺,找對方協商比較多”。像此次關于橋段、畫面、臺詞的“像素級抄襲”,“通常是海外,國內不太敢。”維權聲明發布后,《歪出一片煙火人間》已經從相關小程序和平臺下架。
短劇遇到盜版或抄襲情況,應該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維權的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什么?從法律角度來說,需要研判的幾個標準又是什么?澎湃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幾位專業人士。
《家里家外》劇照
不能空口鑒抄,需要對劇本、臺詞的全面比對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律與政策研究院、知識產權司法鑒定專家楊勇研究員認為,短劇作為視聽作品,主要由連續畫面和臺詞劇本組成,目前短劇的侵權主要集中在對權利人作品的劇本、臺詞、劇情抄襲、山寨、翻拍,一般主要是改編權侵權行為。對侵權行為和侵權類型的認定,僅憑幾幅臺詞畫面較難認定,需要對劇本、臺詞作全面比對。此外許多劇情早已進入公有領域,不具有在先性和獨創性,需要結合連續畫面、臺詞、場景應用、情節等要素確定,必要時可以借助第三方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出具專業意見,有利于追究侵權人侵權責任。
談及劇本、臺詞的全面對比,楊勇表示:“在短劇的鑒定中,我們需要對每集作比對,一般一部劇五六十集,每部劇大概在兩三分鐘,那么我們至少要找到50%以上的劇情有高度重合的內容。一般行業鑒定的標準是70%就認定為構成實質為相似,是對劇本的文學作品的復制使用,那就是相當嚴重的侵權行為;30%到70%認定為構成相似,部分復制;如果30%以下,一般認為不構成抄襲。”
維權難,主要是舉證難,審案周期長
與此同時,楊勇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現在許多短劇是邊拍邊改,也拿不出劇本來。一般來說,短劇主要依據文字作品維權,因為連續畫面侵權的現象較少。往往是用他人的劇本、臺詞,組織演員翻拍新短劇。這種情形下,主要涉及改編權侵權行為。因此,使用臺詞和劇本或相似情節的比例很重要,就是臺詞和劇本的用量,認定侵權行為。基本上,其實到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的時候,就比較嚴重了。這時候,就需要第三方專業機構給出專業意見。”
楊勇舉例說,“現在通常有兩種改法:一種是臺詞直接用,就去‘翻拍’,把人物改一改。還有一種,他把場景換掉,比如說這個劇是現代的場景,他直接改成一個古代的場景,其實情節內容是一樣的,朝代不同,把人名字換一換,就改得蠻徹底的。有些古裝短劇,也能用一些現代的臺詞表現出來,從民國可以換到漢代,最后你看起來好像是兩個故事,但你仔細看,內核都一樣。”
而維權的困難在于舉證的難度,“不能僅憑幾幅畫面,要做整個臺詞、劇本的對比,這個比對難度比較高,而且侵的可能僅僅是改編權。如果對方把人物整個場景都換掉的話,認定侵權的難度就非常高了,相當于都給你洗掉了,這種洗法連文字查重都是查不出來的。”
談到最后鬧上法庭的幾率,楊勇表示,“法院審一個案子都要一到三年,周期太長了,黃花菜都涼了。短劇是跑時間、跑流量的,很快熱度就沒了,也就是兩個月至半年。權利人再去訴訟,對方收到通知,下架就結束了。短劇的生命周期很短,它不像長劇,你可以看好幾年。短劇隔一段時間,誰還會去看?所以維權比較麻煩。最后的結果,通常就是內容下架,賠錢和解。”
短劇內容是否具有獨創性,是研判的標準
此外,記者也就此案例咨詢了浩天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牽頭合伙人周漢律師、浩天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版權業務牽頭合伙人蘭鵬律師。
兩位律師表示,短劇類視聽作品的比對內容,一般包含但不限于主線框架、人物設定及人物關系、故事情節和排布等,以及情節比對中關于視聽作品特有的臺詞、畫面、鏡頭語言的比對。在比對過程中,短劇尤其需要注意區分思想和表達,短劇中的思想一般泛指抽象的概念、主題、創意、邏輯等,例如重生復仇的劇情框架、甜寵戀愛的情感模式、懸疑反轉的敘事套路。
具體到本事件所指的權利作品《家里家外》與被控侵權作品《歪出一片煙火人間》(以下簡稱“《煙火人間》”),兩位律師認為,故事梗概均講述了重組家庭在時代浪潮中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的故事,年代溫情短劇中常見的樸實敘事風格、家庭溫情的劇情框架大多都屬于思想范疇,以及年代劇中時代背景造就的社會風貌、生活方式的必要劇情設定,以及服化道設計、場景布置等大多屬于公有領域的素材,不屬于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
而表達一般指思想的具體呈現方式,包括人物設定、臺詞、場景設計、鏡頭語言等。人物設定和人物關系在司法實踐中也易被歸為公有領域,但當其與情節形成足夠具體的、有個性化的特征,能夠作為有獨創性的表達,《家里家外》中男女主的人物設定及關系就是通過多個情節和場景體現出來。
在情節比對中,基于短劇的特性,常常被提到的是關于臺詞、畫面、鏡頭語言等的雷同。臺詞即為文字;畫面就是不同拍攝手法呈現出的鏡頭效果,比如場景布置、人物站位、光影效果等的一些構圖,道具設計、服裝搭配可視化元素的美術設計;鏡頭語言就是機位拍攝運行以及場景調度,包括分鏡設計等。以上要素或內容其實本質上還是在對比表達,一種情節項下的比較,鏡頭、構圖、服化道設計等在短劇作品中也都是通用的。因此,短劇的內容比對首先要判斷其是否具有獨創性,是否屬于思想層面、或屬于公有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