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籃國家隊最新的陣容名單一公布,輿論場立馬炸了鍋,李夢落選成了熱搜大事,網友對噴、媒體解讀,爭議聲一浪高過一浪,畢竟就整體實力、經驗乃至大賽關鍵球能力來說,李夢要說進不了國家隊,誰信,誰服,這才是最“炸裂的新聞點
但現實就是這么冷靜甚至有點冰涼,主教練宮魯鳴一句“長期脫隊訓練,直接給李夢的離隊下了結論,問題來了,什么叫“長期脫隊,中國女籃4月14日才剛組建,李夢高原集訓也參加了,6月10日球隊回到北京備戰熱身賽,李夢從頭在列,說她長期脫隊,按時間線推,實在讓人迷惑,難怪不少球迷質疑,這是不是另有隱情,是不是有更深層的團隊管理問題
你說巧不巧,李夢這事一出來,網友馬上就盯上了李月汝,理由很簡單,李月汝自巴黎奧運會結束后一直在國外打球,連高原訓練都沒參加,要說“脫隊,她比李夢脫得還久,這邏輯要是站得住,那李月汝豈不是連國家隊大門都摸不著了,隊里主力輪換還剩誰,難道真要全靠年輕人撐場面,這屆亞洲杯直接擺爛嗎
其實說到底,李夢和李月汝的情況都不復雜,論個人能力,放在亞洲賽場,絕對是頂級水準,這點沒什么好爭的,李夢雖然年紀偏大,經驗卻是寶貴財富,關鍵球、場上閱讀、防守協作,這些都是年輕球員短期內補不上的東西,李月汝呢,身體條件在內線幾乎無敵,打誰都能占便宜,這兩人如果都不在,國家隊陣容怎么調配,真是要讓人捏把汗
但宮魯鳴的邏輯也不是全無道理,長期不跟隊訓練,化學反應必然打折扣,臨場執行力難以保證,這個道理誰都懂,國家隊不是單打獨斗,磨合、配合、默契,都是系統工程,球員再強,孤軍作戰也難保穩定輸出,尤其亞洲杯這種短周期高強度賽事,留給教練組和隊員的磨合時間極其有限,臨時抱佛腳,很容易出紕漏
只是球迷的疑惑也很真實,既然李夢不是“徹底脫隊,她參加了高原集訓,隊伍組建時間也不長,為啥連個緩沖機會都不給,是不是管理理念變了,是不是對球員“歸隊時間的標準收緊了,如果說是為了打造鐵軍紀律,這沒毛病,但對于核心球員,是不是可以有點彈性,畢竟,頂級球員的價值有時候不是訓練場能完全體現的
再說李月汝,巴黎奧運會后一直在外打球,沒趕上國家隊集訓,按“脫隊訓練這標準,她比李夢還“不合格,可她畢竟年紀更小,未來可期,真要一刀切,把所有“未歸隊球員都排除在外,國家隊陣容還能剩下多少硬核選手,女籃的競爭力會不會就此斷檔,管理和成績,怎么平衡,這才是更大的考題
這一輪操作其實也暴露了中國女籃目前的尷尬,既想要青春風暴,打造紀律鐵軍,又舍不得經驗和實力兼備的老將,政策按死了,球隊戰斗力下滑,政策松了,隊伍管理又失控,這種“左右為難的狀況,放在任何一支想沖擊成績的隊伍上,都是大難題
從球迷的角度看,大家當然希望最強陣容出戰,李夢、李月汝都在,場上底氣就足,輸也輸得心服口服,這才是看球的樂趣,沒人愿意看半主力拼命刷經驗,最后連八強都進不去,亞洲杯畢竟是硬仗,不是拿來鍛煉新人的聯賽,但從教練組角度,長期脫隊的球員確實難以管理,球隊氛圍、年輕人上位機會都受影響,這也是現實
問題歸根結底,其實就是怎么平衡“紀律與“實力,怎么讓最強的球員在最合適的時間歸隊、融入,怎么保證球隊的凝聚力不會因為“明星特權而崩塌,這事真沒標準答案,每支強隊都在摸索,中國女籃也不例外
最后一句話,李夢的落選,李月汝的“長期未歸,都不是單純的個人問題,更是中國女籃隊伍建設階段的縮影,誰都想看到最強陣容,但現實有現實的難處,宮魯鳴要守紀律,球迷要看成績,隊員要拼未來,這三方的訴求本來就難以完全統一,誰也別指望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真到了大賽場上,成績才是硬道理,誰能頂住壓力,誰就有資格站在場上發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