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吃不起西瓜?doinb解釋是大家不愛吃,所以種的很少,近日,NIP中單選手Doinb在直播中與水友互動時,聊到了一個頗為冷門卻引發熱議的話題——“韓國西瓜為什么這么貴”。
他表示:“因為韓國人不太喜歡吃西瓜,所以種的人也少,產量低,自然價格就高。”雖然Doinb本人是韓國人,這番言論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不少網友仍表示難以信服,紛紛在彈幕中表示“這個理由太敷衍”“明明是物價問題”甚至“別忽悠人了”。
其實,關于“韓國西瓜貴”這件事,在國內早已有所耳聞,每年夏季,社交平臺上總會有一些在韓華人曬出當地水果價格的截圖,其中西瓜動輒折合人民幣上百元,甚至出現一顆西瓜近200元的價格,讓不少網友感嘆“吃個西瓜都得斟酌”,相比國內超市常見幾十元一整個大西瓜,價格差距實在驚人。
Doinb給出的解釋,從表面看確實與“供需關系”有關,韓國地狹人稠,耕地面積有限,本就不適合大規模種植體積龐大的西瓜,此外,由于飲食習慣差異,韓國人在水果選擇上更偏愛草莓、蘋果、柿子等便于切食、保存時間更長的水果,西瓜確實并不是日常消費主力,這種偏好反過來影響了種植規模和市場流通量,從而抬高了單個西瓜的成本和售價。
但如果僅僅用“韓國人不愛吃”來解釋價格高昂,顯然并不完整,有網友指出,韓國整體物價普遍偏高,特別是農產品價格遠高于鄰近國家,不只是西瓜,連大蒜、白菜、蘋果等日常農產品,在韓國的售價都比中國、日本高出不少,而這背后涉及的是農業政策、物流成本、人力投入及國內市場調控等更復雜的經濟結構問題。
另外,韓國水果價格高,還與其對“高品質、高顏值”的執念有關,市場中流通的西瓜大多經過精挑細選,皮薄瓤紅、紋路均勻,甚至還注重“禮品屬性”,在包裝和運輸上也下足了功夫。這種“精品化”的銷售策略,自然會進一步抬升終端售價。
總的來看,Doinb在直播中所說的“少人吃就貴”,雖然不無道理,但顯然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對于粉絲和觀眾來說,這番“輕描淡寫”的解釋或許更多的是一種主播間隨性調侃,但也從側面反映了中韓之間在消費文化與農業體系上的諸多差異,西瓜貴不貴、值不值,其實不僅僅是口味問題,更是經濟結構的縮影,對此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