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也門胡塞武裝向以色列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發射高超音速導彈,以色列軍方證實成功攔截但機場運行中斷。
紅海沿岸的硝煙從未真正散去。當全球目光聚焦俄烏戰場與中東風暴之際,也門胡塞武裝再次用導彈撕開平靜表象。一枚搭載新型制導系統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導彈劃破天際,精準命中特拉維夫核心樞紐。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也門(胡塞武裝)的命運與德黑蘭的命運相同。在擊碎德黑蘭的蛇頭之后,我們還將打擊也門胡塞武裝。任何對以色列下手的人,手腕都會被砍斷。”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這場突如其來的打擊背后藏著清晰的戰術脈絡。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在視頻聲明中羅列數據:過去十八個月內累計發射478枚各型導彈,平均每兩天一次的頻率遠超外界預估。更值得關注的是武器迭代速度——從最初的簡易無人機發展到如今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導彈,其突防速度已達8馬赫,遠超以色列"鐵穹"系統的攔截極限。軍事專家指出,這種跨越式發展背后必然存在外部技術支持網絡。
美國駐以大使邁克·赫卡比的社交媒體發言暴露了華盛頓的焦慮。這位外交官罕見地放棄外交辭令,在X平臺連發三則帖文:"B-2轟炸機該重返中東了!""讓胡塞武裝見識下戰略威懾的真諦!"其激烈言辭與五角大樓的謹慎表態形成鮮明對比。國防部匿名官員透露,美軍已向波斯灣增派兩艘裝備"標準-3"反導系統的驅逐艦,同時加速向以色列交付新型"箭-4"攔截彈。
中東地緣政治版圖正在發生微妙變化。阿聯酋《國民報》披露,沙特主導的多國聯軍近期在也門邊境舉行大規模軍演,參演部隊規模較往年增加三倍。與此同時,埃及總統塞西緊急召見非洲聯盟代表,商討紅海航運安全問題。這些動向暗示著地區國家正試圖建立新的平衡機制,以應對胡塞武裝日益增強的軍事存在。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法國提議的"人道主義停火倡議"同樣因各方立場懸殊而擱淺。這種僵局導致沖突持續升級——就在各方爭論之際,胡塞武裝宣布已儲備足夠發動三個月高強度襲擊的導彈儲備。
經濟層面的沖擊同樣不容忽視。標普全球評級已將以色列主權信用展望下調至負面,理由是持續沖突導致旅游業收入銳減38%,高科技產業人才外流加劇。更嚴峻的是,紅海航運受阻使該國港口貨運量暴跌至戰前水平的42%,直接威脅到占GDP15%的對外貿易。
軍事觀察家注意到一個危險信號:胡塞武裝開始采用"飽和攻擊"戰術。7月1日同時發射的4枚導彈中,3架無人機負責電子干擾,高超音速導彈實施致命打擊。這種組合攻擊模式大幅提升了突防成功率,以色列空軍不得不分散攔截火力。
內塔尼亞胡(資料圖)
在這場地緣政治博弈中,伊朗的角色始終若隱若現。德黑蘭方面既未承認也未否認對胡塞武裝的支持,但其革命衛隊指揮官薩拉米近日的講話頗具深意:"抵抗軸心的每一份子都在書寫歷史。"這句話被解讀為對盟友的公開聲援。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指出,伊朗通過第三方渠道向也門輸送技術的規模較去年擴大五倍。
隨著沖突持續發酵,國際社會呼吁停火的聲浪日漸高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最新聲明中警告:"中東正在滑向全面對抗的深淵。"但現實是,交戰雙方都在為長期沖突做準備。這場看似無解的惡性循環,正將整個地區推向更危險的未知境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