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老百姓高度關注的問題。在今日國新辦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海關總署簡化進口水果境內檢疫措施受到媒體關注。
海關總署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司負責人杜朝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我國百姓對車厘子、藍莓、牛油果等進口新鮮水果的需求持續增長。根據中國與相關國家簽訂的雙邊議定書要求,部分產區的進口水果出口時需在運輸途中實施冷處理,企業一般會采用集裝箱運輸途中冷處理的方式。水果到達口岸后,海關關員需要掏箱對集裝箱的冷處理進行效果評價,這個過程將耗費很長的時間。
為了讓進口水果能夠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持鮮美的風味,盡快端上百姓的餐桌,海關積極鞏固深化與出口國有關部門在植物檢疫方面的協同合作,聯合開發數據互認系統,要求出口國在水果裝箱時,按照約定將溫度探針校正等信息通過系統發送給中方,海關關員通過線上系統進行驗核,從而減少現場掏箱,大大節省了現場查驗時間,顯著提高通關效率,減少企業通關成本,進一步促進雙方經貿往來。
杜朝新介紹,簡化境內檢疫措施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海關總署已在全國海關推廣實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海關將繼續探索開辟海關監管數據來源的新途徑,通過數據共享共治,不斷提升貿易安全和便利化水平,助力提高進口水果等大眾消費品的口岸通關效率,更好地滿足全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原標題:《簡化進口水果境內檢疫措施已在全國海關推廣實施》
欄目主編:樊江洪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王成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