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號稱"中東金融巨頭"的DGCX鑫慷嘉平臺,突然關閉所有提現通道,數百萬投資者驚恐地發現,他們存錢投資的軟件崩了,錢也沒了。
而在平臺暴雷之前48個小時,公司高層用賬面上所有的財產購買了虛擬貨幣,再通過外網的區塊鏈,把虛擬貨幣進行混合洗白。
在一番操作之后,他們得到了18億的泰達幣,而泰達幣是一種和美元掛鉤的虛擬貨幣,在國際市場上有良好的流通性,很容易交易和兌現。
他們把這18的泰達虛擬貨幣轉移到了開曼群島,而這18億泰達幣相當于129元人民幣。在無聲無息間,他們就卷走了一百多個億。
更令人可悲和可恨的是,這家公司的罪魁禍首在事發之后,不僅沒有四處躲藏小心做人,而是高調的在群里挑釁和嘲笑國內的用戶。
當被騙的用戶在互相鼓勵的時候,黃某突然在用戶群里發言:
“同志們好!我已經在國外了。
我只是拿走了不符合你們智商的財富。
希望你們能感謝我,感恩我,銘記這次我賜給你們的教訓。”
可見黃鑫不僅沒有反省,反而覺得被騙的人都是活該,他也很有自信,自己絕對不會被抓捕,資金也無法被追回。
這背后,是一套被無數次驗證過的,堪稱教科書級別的詐騙流程。一個完美的騙局,始于一個無懈可擊的故事。
這個項目的名字叫做DGCX鑫慷嘉。
黃鑫、邵馨慷、王彥嘉,三位創始人用自己的名字湊了個“鑫慷嘉”,在貴陽最高檔的寫字樓租下整層辦公室,掛上“迪拜黃金交易所中國分站”的金字招牌。
DGCX意思是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名字里夾著一串洋字母,聽起來就有了跨國集團的派頭,但事實上這個機構根本沒有獲得我國的金融許可。
宣傳片里,中東富豪與領導們推杯換盞,簽約照片P得天衣無縫。普通人哪有精力去核實這些細節?
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三千萬,但工商信息一查,實繳資本是零。法人后來還悄悄換成了一個叫劉海亮的“背鍋俠”。
所有這些操作,都是為了在暴雷之后,能讓追查的線索斷得干干凈凈,讓你連人都找不到。這套組合拳的收尾,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系統遷移”。
2023年9月,平臺突然宣布要換到更高級的“DGCX”平臺。舊賬戶的錢可以保留,但是必須先充一筆錢進來“激活”新賬戶。
這個看似平常的技術升級,其實是一次無比精準的圍獵。它不僅直接鎖死了早期投資者的全部資金,還順勢完成了第一輪收割,逼著你為了撈回本金,不得不投入更多。
神壇搭好,接下來就該往魚塘里撒餌了。怎么能讓成千上萬的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血汗錢,像倒垃圾一樣倒進你的口袋?靠的就是金錢誘惑。
DGCX鑫慷嘉給出了“日息2%”的幼兒,這是什么概念?你投10萬塊進去,什么都不用干,每天早上醒來,賬戶里就多了2000塊錢。
APP上那些每天瘋狂跳動的數字,雖然在后臺動動手指就能修改,但對于深陷其中的人來說,那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真金白銀。
那種一夜暴富的幻覺,足以摧毀任何理智。為了讓這枚毒餌看起來更可信,騙局初期,平臺會允許小額提現,而且到賬速度極快。
這種操作,是為了塑造平臺的信譽,培養用戶“隨時能提現”的路徑依賴。當你習慣了這種“安全感”后,才會放心地投入大筆資金。
光有毒餌還不夠,一條魚翻不起大浪。必須要有一套病毒式的傳播體系,讓魚自己去拉更多的魚下水。
鑫慷嘉把這套體系玩出了花,他們搞的,是“軍事化管理”。他們把全國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大“戰區”,戰區下面設“司令”、“軍長”、“師長”、“旅長”等軍銜。
你的軍銜,跟你拉的人頭數直接掛鉤。拉50個人入伙,你就能升“旅長”,享受整個團隊業績15%的提成。
為了那點提成和虛無縹緲的“軍銜”,人們會不遺余力地把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同事,所有信任自己的人,全都拉下水。
任何龐氏騙局,都有崩盤的一天。高明的操盤手,從設計騙局的第一天起,就在為最后的跑路做準備。
崩盤的信號,其實早就出現了。早在2024年10月,四川宜賓珙縣的打非辦就發出了第一輪風險提示。
2025年4月10日,宜賓市珙縣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又發布了風險提示。
4月29日,阿拉善右旗公安局發布預警提示,鑫慷嘉公司的投資返利存在異常情況,該公司旗下APP疑似誘騙用戶將資金通過USDT轉入平臺控制的境外賬戶。
6月3日湖南省金融辦也明確認定這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資。
6月26日,贛州市章貢區金融服務中心也發文表示“DGCX 鑫慷嘉數據”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
可笑的是,這些官方警告,在投資者的狂熱情緒中,反而被解讀成了“項目太火遭人嫉妒”的證據。這種集體性的癲狂,正是操盤手最想看到的。
當監管的繩索越收越緊,他們知道,時間不多了。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雪崩來臨前的最后一刻,完成最血腥的終極收割。
他們突然大幅提高收益率,推出“投50萬送特斯拉”之類的終極誘惑,刺激所有人拿出全部家當,做最后的沖刺。
無數人在這個階段,不僅押上了自己的積蓄,還四處借貸,甚至抵押房產,只為抓住這“最后的機會”。
與此同時,后臺已經悄悄開始設置提現障礙。手續費從5%暴漲到10%,提現金額一旦超過5萬,就要“排隊審核30個工作日”。
他們嘴上喊著“系統升級,技術調整”,手卻在后臺為轉移資產爭取寶貴的時間窗口。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最后的沖刺”和“提現困難”上時,一場無聲的資產大挪移,正在高速進行。
在平臺徹底關閉前的短短48小時內,價值約18億泰達幣(USDT)的巨額資金,通過一個叫“TornadoCash”的混幣器,被徹底“洗白”。
洗干凈的錢,被迅速分散轉入幾十個設在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的空殼公司賬戶,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
等到2025年6月26日,當所有提現通道關閉,APP再也無法登錄時,創始人們早已拿著在圣基茨等小國買好的護照,登上了飛往海外的航班。
留在國內的,只有那個名叫劉海亮的法定代表人,和他名下所有已經提前注銷的公司。這場精心策劃的百億騙局,至此才算正式落下帷幕。
復盤整個案件,這套“高大上人設+病毒式傳銷+跨境洗錢”的復合型打法,幾乎成了當下金融詐騙的標配。
當一個機會好到不真實時,你感受到的,可能不是餡餅的香味,而是陷阱的寒氣。
鑫慷嘉已卷款跑路 警惕幣圈奧拉丁origin泡沫巨大,已經到大后期
2025年07月01日 23:38 南方生活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