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創新的舞臺上,山西高校傳來捷報!近日,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獎名單揭曉,由山西中北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李劍教授團隊牽頭,攜手山西省智慧交通研究院共同申報的《Intelligent imaging system for highway subgrade structure based on vibration detection》(基于震動檢測的高速公路路基結構智能成像系統),從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超1000項創新成果中脫穎而出,一舉摘得發明展銀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山西科研實力的高度認可,更標志著山西在交通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正走向世界前沿。
直擊行業痛點,創新技術破解“路基探測難題”
傳統高速公路路基檢測往往依賴人工巡查或大型設備介入,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檢測范圍有限等問題。李劍教授團隊的獲獎發明直擊行業痛點,針對高速公路路基內部結構精細化快速成像的迫切需求,開創性地提出震動波稀疏層析成像方法。該技術將日常行駛的車輛轉化為“天然激勵源”,通過部署震動傳感器陣列作為接收端,構建起一套全新的路基內部結構散射層析成像模型。
在技術實現層面,團隊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一方面,充分發揮壓縮感知在稀疏表征領域的獨特優勢,精準捕捉震動波關鍵信息;另一方面,借助生成式網絡在圖像重建方面的卓越性能,確保成像質量。在此基礎上,團隊設計了基于WTV聯合組稀疏的路基結構大區域稀疏約束準則,同時構建了基于編碼 - 解碼結構的震動場高分重建網絡,并成功完成邊緣部署。此外,團隊還研發出基于北斗 + AP的震動場超遠程監測系統,真正實現了路基結構的7×24小時全天候在線成像,為高速公路安全監測提供了“智慧大腦”。
產學研深度融合,成果轉化助力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產業應用中。李劍教授團隊與山西省智慧交通研究院緊密合作,將這項技術成果迅速落地。目前,該系統已在汾石高速、忻州高速、臨侯高速、太祁高速等山西多條重要交通干線推廣應用。據統計,技術應用已為合作企業新增產值近億元,顯著提升了高速公路監測的智能化水平和運維效率。
在知識產權領域,該發明同樣成績斐然。目前已成功授權15項國家發明專利,形成了覆蓋公路健康監測技術的專利群,并順利通過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這些成果不僅為技術的持續迭代提供了堅實保障,更為山西省構建全天候無人值守的信息化高速公路監測系統奠定了基礎,有力推動了山西交通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日內瓦舞臺綻放光彩,山西科技走向世界
作為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發明盛會,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被譽為“發明界的奧林匹克”。該展會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瑞士聯邦政府、日內瓦州政府等聯合主辦,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創新成果同臺競技。本屆發明展中,中國展區規模創歷史新高,超200個項目參展,競爭異常激烈。李劍教授團隊的成果能在這樣的國際舞臺上斬獲銀獎,充分證明了山西高校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厚實力,也為山西乃至中國科技成果走向世界樹立了典范。
此次獲獎不僅是對研發團隊的肯定,更是對山西科研創新生態的認可。未來,隨著更多像這樣的前沿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山西有望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加速奔跑,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貢獻更多“山西智慧”與“山西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