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周懷宗)日前,北京市懷柔區“大思政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道德坑村舉行。活動現場,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授予道德坑村北京市學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稱號。
懷柔區“大思政課”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懷柔區寶山鎮供圖
道德坑村地處懷柔區北端,解放戰爭時期,這里作為冀熱察軍區后方醫院所在地,承擔著救治前線傷員的重任,家家是病房、戶戶住傷員。僅1946年至1948年間,道德坑村就接治傷員3萬余人,至今仍有625名烈士長眠于弘德烈士陵園中。
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為村莊積淀了深厚的精神底蘊。據統計,在中央、區、鎮、村四級協同聯動下,今年以來,道德坑村紅色基地客流量和收入分別同比增長45%,“村校聯”品牌成效初顯,累計吸引50所高校70個團隊到村實地調研。
懷柔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宮吉成介紹,高校智慧匯聚道德坑村,將思政課堂扎根紅色沃土,讓文藝之花綻放深山村落,用學術智慧賦能鄉村發展,讓這座“北京最北”紅色村莊不斷煥發時代新貌,充分展現了“高校育人”與“鄉村振興”雙向賦能的創新活力與巨大潛力。
活動中,道德坑村北京市學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以及10所高校“大思政課”教育基地集體揭牌。“這10所高校包括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舞蹈學院、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北京農學院。”寶山鎮黨委書記宿翔宇介紹,10所高校將與道德坑村圍繞三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共建思政課程體系,開發紅色主題研學課程;二是開展學術研究賦能,聚焦鄉村治理、文化傳承等課題形成實地調研成果,并轉化落地運用于鄉村發展;三是推進文藝創作扎根,用戲劇、音樂、美術等形式活化革命故事,讓紅色文化在創新表達中煥發新活力。
活動中,高校代表還為道德坑村黨支部書記高國民頒發社會導師聘書。高國民現場推介道德坑村“大思政課”教學實踐研學線路,“這條線路包含集結啟程、擔架體驗、英烈緬懷、醫院遺址、情景再現、歷史講堂、實踐傳承七大站點,通過‘走、看、聽、思、悟、行’的深度體驗,引導學員身臨其境感受革命先輩的艱辛與智慧,體悟戰爭年代的艱苦條件與軍民魚水情深的深厚情誼。”高國民說。
活動中,中國戲曲學院與道德坑村共建的原創紅色京劇《深山溝里的紅色醫院》也迎來首演。該劇以藝術形式再現了后方醫院的歷史榮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為道德坑創作了原創歌曲《青山碑刻的守望》。
據悉,目前已有12所在京高校在道德坑村掛牌,涉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紅色實踐教育基地、社會實踐基地、校企合作基地等多種類型。寶山鎮黨委書記宿翔宇表示:“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教育助力懷柔科學城’專項工作、推動校地合作邁向更高層次,將更多的思政課堂、科研項目、文藝創作、志愿服務引入寶山,共建智庫,共育基地,共創思政金課。”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