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宣布解除對出口至中國的乙烷產品限制,先前因中美貿易摩擦而被中止的相關貿易業務將得以恢復,釋放出兩國經貿關系逐步緩和的積極信號。
據路透社7月2日報道,美政府當日致信兩家主要能源公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與Energy Transfer,正式取消此前針對其向中國出口乙烷所施加的限制措施。
消息人士指出,過去美國生產的大約一半乙烷都出口到中國,主要用于石化產業中替代石腦油的輕質原料,是中國乙烯裂解裝置的重要原料來源。
今年5月底至6月初,美國政府以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為由,對包括乙烷在內的多項對華出口實施限制。直到6月25日,美國商務部調整政策,允許相關企業在駛往中國的船只上裝載乙烷,但未獲授權前不得在中國卸貨。
船運數據平臺Kpler顯示,受出口限制影響,美國6月對中國的乙烷出口全面中斷,出口量從5月的日均25.7萬桶驟降。6月間,至少有八艘運載乙烷的船只滯留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港口,另有一艘常在美中之間往返的船只改道駛往印度,尋找替代市場。
乙烷是美國頁巖氣革命的重要副產品,因成本低廉、提取便利,成為全球石化產業的重要原料。中國自2019年起大量進口乙烷,并在江蘇、浙江、廣東等地建設多座乙烷裂解項目,替代高成本的石腦油工藝。衛星石化、盛虹控股、恒力石化等民營龍頭均與美方簽訂長期采購協議。
當乙烷供應受限時,中國部分化工裝置將不得不啟用備用料源,增加運行成本;而對美方而言,中國是其最大乙烷出口市場,對其天然氣產業鏈的平衡也至關重要。因此,該領域雖小,卻對兩國產業穩定性有放大效應。隨著此次限制解除,短期內乙烷對華出口將快速回暖,不過未來仍需關注貿易政策和環境動態。
不過,隨著中美近期在稀土與磁性材料出口問題上達成部分共識,限制措施最終在7月初全面解除。根據船舶追蹤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至少8艘乙烷運輸船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駛往中國,這些此前滯留的貨物預計將陸續完成交付。
能源數據分析公司Vortexa分析師薩曼莎·哈特克(Samantha Hartke)表示,此次解禁意味著乙烷出口將逐步回歸正常水平,預計7月對外乙烷出口量將恢復至約24萬桶/日的季節性均值,接近5月的25.7萬桶/日。
本輪乙烷出口限制的取消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美近期一系列貿易協調努力的組成部分。中國商務部發言人6月27日回應記者提問時曾表示,在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達成的重要共識基礎上,中美經貿團隊于6月9日至10日在倫敦舉行會談,就鞏固日內瓦經貿磋商成果和落實雙邊承諾達成原則一致。
發言人指出:“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也將相應取消對華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的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路透社評論認為,中美雙方在乙烷出口、稀土貿易等具體領域的“技術性妥協”標志著一場有限范圍的貿易“休戰”正在按計劃推進。
市場廣泛認為這是一次典型的“資源博弈”。2025年4月,中國首次啟動針對七種中重稀土元素的出口許可證管制制度,特別對涉及美國軍工終端用戶的下游供應鏈實施嚴格審查。作為回應,美方于6月將乙烷納入戰略物資出口限制,顯然是一種以能源資源制衡稀土資源的對稱性博弈。隨著中美貿易協議的達成,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綜合中國遠洋海運e刊、環球網和央視新聞網整理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