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什么年代,都擋不住青島人夏日里的激情。青島之夏, 除了哈啤酒、吃蛤蜊,那就當(dāng)屬洗海澡啦。匯泉洗海澡,是幾十年不變的打開方式,雖說第一海水浴場變了又變,大海與沙灘,依舊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故事。
50年代的第一海水浴場
50年代的第一海水浴場
位于匯泉灣畔的第一海水浴場,是中外聞名的天然浴場。歷經(jīng)一百余年歷史,依舊是這座城市以及中外游客喜歡的地方。灘平坡緩、水清波小、沙質(zhì)細(xì)軟等極為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陪伴了幾代人的盛夏時光。
隨著每年夏日里入浴的人數(shù)不斷增長,青島解放后,雖經(jīng)多次改造,增加了更衣室的數(shù)量等,但在接待能力上依然跟不上時代的節(jié)奏。
1973年,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夏日里游泳的人們與其后一排別致的更衣室。(丹麥人卡斯汀·彼得森攝影)
1973年,青島第一海水浴場。(丹麥人卡斯汀·彼得森攝影)
20世紀(jì)70年代的夏天,第一海水浴場的人數(shù)平均每天已多達(dá)10萬多人次。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jìn)以及青島旅游業(yè)的開發(fā),海水浴場接待的人數(shù)愈加龐大。1981年日高峰時達(dá)到24萬人次,1983年8月14日,當(dāng)日共接待32萬人次,創(chuàng)歷史最高紀(jì)錄,全年入浴人數(shù)超過1000萬人次,此時的浴場更衣室早已是捉襟見肘,遠(yuǎn)遠(yuǎn)達(dá)不到浴客的要求了。
八十年代的太平路上(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青島夏日里的最大特色,洗海澡去!騎著自行車的市民,住在海邊的優(yōu)越感,可以穿著泳褲,帶著大保險圈,直奔海水浴場。難忘小時候,父親騎著“大金鹿”,帶著我們幾個去海水浴場,忘不了那又大又沉的保險圈,那也是幾代青島人的美好記憶。
前海的路上,海邊的沙灘上,自行車子上、人的肩膀上,隨處可見打滿了氣的保險圈,這也是那時一大特色的救生圈。其實就是廢棄了的汽車內(nèi)胎,打滿氣之后浮力很大,大號的可以承載好幾個人,小點的也能鉆進(jìn)兩個人。不過不會游泳的還是盡量在淺海里玩,要不隨著海浪會越推越遠(yuǎn)。
1981年,第一海水浴場。
1982年,第一海水浴場。(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1984年,重建第一海水浴場成為實施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全市發(fā)動各行各業(yè)全力支援海水浴場重建工程。改造后的第一海水浴場,新建了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更衣室百余座,一時成為市民和游客矚目的景觀,也極大改善了浴場的接待能力。
1985年,第一海水浴場。(吳正中攝影)
1984年,重建后的第一海水浴場成為廣大群眾和中外游客游泳、休息、娛樂的綜合景區(qū)。第一海水浴場每日里“下餃子”的壯觀,繼續(xù)成為島城夏日里的一大特色,但更衣難的問題已大大緩解。
炎熱的夏季,游客和市民紛紛來到第一海水浴場消暑納涼,每年的7月到9月之間,每天都是游人如織,有時候在沙灘上想找一處落腳地都困難。夏季里,每天平均約接納20多萬人次游泳,用青島話說那就是人“鼓了”,浴場的沙灘和淺水區(qū)人挨人,人碰人,密密麻麻全是人,人從眾的海水浴場,滿眼的人頭攢動,,遠(yuǎn)觀猶如“下餃子”一般。
1986年,第一海水浴場。(山東省新華書店發(fā)行)
1986年,第一海水浴場.(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80年代的第一海水浴場。
曾經(jīng)夏天晚上洗海澡、看燈會,是無數(shù)島城人的最愛。
80年代的第一海水浴場。(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消夏避暑的好去處,海水浴場屬第一。80年代的第一海水浴場,那些每日里壯觀的場面,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難忘回憶,也成為這座城市一張別樣的名片。
1991年,第一海水浴場。(吳正中攝影)
青島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lán)天,有著得天獨厚的誘人資源。尤其是到了夏季,避暑勝地的美譽吸引著全國各地及海外游客的紛至沓來。但一直到20世紀(jì)90年代中期,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旅游大項目還幾乎是空白,那時好像記憶最深的就是一浴的“下餃子”盛況了。
隨著青島旅游景區(qū)的不斷出新,夏日里外地游客選擇的旅游目的地越來越多。90年代之前浴場的盛景已悄然減淡。隨著新世紀(jì)浴場周邊的再次改造,老更衣室以及鐘表樓等懷舊建筑物的拆除,曾經(jīng)“下餃子”的壯觀景象,也逐漸成了回憶。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fā)布, 轉(zhuǎn)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