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或許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位于漕河涇開發區的上海市人形機器人孵化器內,一家特殊的“超市”昨天揭幕。“貨架”上,是高精度旋轉執行器、靈巧手、關節模組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能就近在此比對、采購,還能直觀對比不同供應商產品的性能、參數和價格。”孵化器市場部總監丁泓鈞這樣介紹。
“超市”將原本分散在產業鏈各處的零部件供應商,集中到一個物理空間和交易平臺上。對很多初創企業來說,這意味著:省去了尋找供應商、反復溝通、物流協調的繁瑣流程,實現“下樓即得”。更重要的是,物理空間聚集,促進了上下游企業間的技術交流和需求對接,將有助于對機器人產業生態鏈的重構。
王宛藝 攝
園區企業青心意創專注于人形機器人本體,公司CEO牛騰昦說:“企業要專,不能什么都做,需要上下游企業賦能。”而這個“超市”,正是為這種“專注”賦能。
創立伊始,青心意創團隊就入駐了孵化器,在各方支持下,迅速實現規模拓展、技術突破。牛騰昦以自己公司為例,以往在尋找和采購關鍵零部件時常面臨困境:渠道分散、信息不對稱、采購成本高、小批量定制難。這些都消耗著初創企業的研發精力和資金,拖慢了創新迭代的速度。
“超市”的出現,直擊痛點。其價值遠不止于便利采購,與之同步揭牌的平臺緊密聯動,構建起一個強大的產業賦能底座。
王宛藝 攝
緊鄰“超市”的,還有一個“未來應用場景”體驗場,用戶在此沉浸式感受人機互動,潛在需求被激發,反過來又加速技術源頭創新與迭代。當“超市”里的標準件無法滿足獨特設計需求時,3D打印中心還能提供高效、靈活的定制化服務,打通從“圖紙”到“實物”的瓶頸。
讓園區企業更看好的是同步設立的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總部)上海市人形機器人室外訓練與測試場。采購自“超市”的零部件組裝成的機器人、在3D打印中心定制的關鍵部件,都需要在這里的復雜環境中接受嚴苛考驗。爬坡、避障、操作、甚至跌倒恢復……測試中產生的寶貴物理交互數據,也將助力制定行業標準、推動產品升級。
“超市”也吸引來“賣家”,紫羲科技是為宇樹、傅里葉等提供“機器人皮膚”和關節防護配件的企業,董事長雷文表示希望入駐“超市”,看中的正是接入這個活躍生態帶來的潛在合作機遇和市場空間。
“2025年或許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丁泓鈞說,當創新要素在一個高效、開放、閉環的生態中自由流動、碰撞、驗證、迭代,都在為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這場關乎未來的競賽中,積累著至關重要的“生態勢能”。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文匯報
??????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后臺小編聯系,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系慕老師159 0176 7989(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