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后,之前作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以北為駐朝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1948年8月和9月,南北地區分別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在得到斯大林同意后,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命令軍隊越過三八線,開啟了統一朝鮮的進程。朝鮮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占領了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韓國國防軍和美軍被逼退到釜山。
1950年9月15日,美軍遠東軍司令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親自督戰,在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美軍第十軍團在仁川登陸。此后,戰局逆轉。麥克阿瑟要求乘勢追擊,將共產主義逐出整個朝鮮半島。
金日成決定開戰,事先并未告知中國詳細的作戰計劃和具體的開戰日期。盡管如此,當朝鮮半島戰局逆轉后,中國政府幾乎每天都通過廣播警告美國,如果跨過三八線、中國就會出兵。9月30日,周總理在政協國慶大會上發表講話說:“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金日成年輕時
毛主席和金日成
10月3日凌晨,美國部隊大規模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前,周總理召見印度駐華大使,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
事實上,在美軍仁川登陸之前,中國就多次提醒金日成注意仁川。朝鮮方面也將美軍打算在仁川和水原地區登陸的情報告知蘇聯,說擬采取必要措施、加強上述地區的防務,“提出請中國同志派軍隊援助朝鮮的想法,因為人民軍目前的前線狀況太困難了”。但斯大林否決了金日成希望國際援助的要求,“如果需要,我們可以再向朝鮮空軍提供強擊機和殲擊機”。
9月30日,漢城陷落,人民軍主力部隊北撤的退路被切斷。如果敵軍越過三八線,朝鮮將無法組建新的部隊進行有效抵抗。金日成向斯大林致信、緊急求援,懇求斯大林給予“直接軍事援助”;如果不行,就“請幫助我們在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建立國際志愿部隊”。
10月1日,斯大林致電毛澤東,要求中國軍隊參戰;同一天,中國使館收到了金日成的求援信,請求中國派兵入朝作戰。10月2日、4日、5日,主席分別召集會議、商討出兵援朝問題。
盡管一直有不同意見,但主席最后一睡定音:
“這幾天,不少同志講了很多不能出兵的理由,但是不能忘了,朝鮮人民和朝鮮黨的同志在我們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是為中國革命的事業流過血的。
“現在他們的民族處在危機時刻,有一百條理由、一千條理由駁不倒一條理由,那就是我們應該有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友鄰有難,就要挺身支援。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不錯,美國的大炮比我們多,但歷史不是大炮寫的。我們橫下一條心,他打他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總之一句話,當今世界,任何人想隨意欺壓、宰割別人,都是不允許的!到頭來都必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我們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毛主席在給出這樣說法的同時,也給出了具體的分析:
“美帝的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即使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會有困難。
“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還兇。它要把3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
“天下有變,它就從3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允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金日成和妻子金正淑 金
金日成一家人
中國為何要出兵抗美援朝,上面說的已經很清楚了。但《蔣經國傳》一書的作者陶涵(美)卻說,中共出兵幫助朝鮮是為了回報國共東北爭奪戰時、朝鮮對中共的幫助。他說,金日成在1946至1948年間,提供給中共部隊兩千多火車車廂的作戰物資,并讓朝鮮部隊用“自愿隊”名義支援解放軍。顯然,這種看法是非常片面的。
金日成,原名金成柱、金一星,1912年4月15日,出生于平安南道大同郡古平面南里(今平壤市萬景臺區)。新中國成立后,他先作為內閣首相,后來作為國家主席,正式或秘密訪華達40余次,這在外國領導人中是很罕見的。
1994年7月8日,金日成在因心臟病病逝,值其忌日、愿安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