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1日,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發動了代號“午夜之錘”的空襲行動。
七架B-2轟炸機從密蘇里州惠特曼空軍基地起飛,跨越大西洋,途經地中海、以色列、敘利亞和伊拉克領空,向伊朗的福爾道、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投下14枚GBU-57巨型鉆地彈,每枚重13.6噸,專為摧毀深埋地下的目標設計。
同一時間,一艘美軍潛艇從阿拉伯海發射了24枚“戰斧”巡航導彈,打擊伊斯法罕的基礎設施。行動耗時18小時,涉及125架飛機,包括戰斗機、加油機和偵察機,堪稱美軍史上最大規模的B-2出動。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在6月2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伊朗防空系統未探測到B-2,行動未遭遇任何攔截。
這場空襲的策劃始于數月前,五角大樓利用以色列此前對伊朗目標的襲擊,設計了一套復雜戰術。六架B-2飛往關島,制造太平洋方向的假象,而真正突襲的機群從大西洋方向進入伊朗領空。
美軍還部署了誘餌機和電子戰飛機,干擾伊朗雷達,確保B-2的隱身優勢。凱恩在發布會上強調,B-2從美國本土出發,航線全程避開了太平洋,否定了任何穿越中國領空的可能。
網絡上卻掀起軒然大波,一張“B-2飛行軌跡圖”在社交平臺瘋傳,聲稱B-2從關島起飛,橫穿廣西、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四川、甘肅、陜西、寧夏、新疆十個省份,最后飛往伊朗。配文宣稱中國雷達全程失靈,B-2如入無人之境。
軌跡圖看似專業,標注了紅色虛線和“衛星追蹤”字樣,24小時內瀏覽量突破千萬。一些自媒體添油加醋,標題聳動,如“中國防空漏洞暴露”“B-2碾壓中國雷達”。
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有人擔憂國防安全,有人質疑美國技術實力,還有人憤怒要求徹查。
這張軌跡圖的源頭可追溯至一個名為“GlobalEye2025”的海外賬號,6月22日晚首次發布,聲稱基于“內部消息”。國內自媒體迅速轉發,助推了謠言傳播。
但是,稍加分析即可發現其漏洞,關島到伊朗的直線距離約9000公里,B-2航程僅6000公里,需至少一次空中加油。繞行中國領空會將航程拉長至1.2萬公里,加油機體積龐大,隱身性能遠不如B-2,難以逃脫中國雷達監控。
軌跡圖穿過人口稠密的華中地區,B-2低空飛行時的低頻轟鳴聲理應引發注意。圖中所謂的“衛星證據”實為2019年的一張無關照片,被移花接木后用來制造恐慌。
B-2的隱身技術確實曾是革命性的,其飛翼布局減少了雷達波反射,吸波涂料將雷達波轉化為熱能,發動機進氣口和排氣口經過特殊設計,降低紅外信號。在1990年代的波斯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B-2憑借隱身優勢來去自如,敵方雷達難以捕捉。
但隱身并非無敵,B-2的設計針對當時的C波段和X波段雷達,而現代低頻米波雷達和UHF雷達波長較長,能繞過吸波涂料,捕捉飛翼布局的信號。
中國部署的YLC-8B米波雷達可探測550公里外的隱身目標,JY-26雷達和空警-500預警機形成立體探測網,配合北斗衛星的散射信號分析技術,足以鎖定B-2。
中國防空體系的實力不容小覷,“紅劍”演習中,殲-20戰機與紅旗-9B導彈協同作戰,成功攔截模擬隱身目標。量子雷達的研發進一步提升了探測精度,通過光子脈沖識別隱身飛機的干擾行為。
逆合成孔徑雷達也在2018年達到3厘米級精度,對運動目標的探測尤為有效。這些技術進步,讓B-2的隱身優勢大打折扣。美軍深知這一點,因此在行動中選擇了大西洋航線,避免與中國防空體系正面交鋒。
6月24日,中國網絡安全部門介入,鎖定“GlobalEye2025”賬號的海外服務器,確認其為流量博主偽造。相關部門封禁了多個傳播謠言的賬號,發布聲明強調中國防空體系的嚴密性。
凱恩在五角大樓的澄清也為謠言畫上句號,他重申B-2從未靠近中國領空,行動全程在美軍控制范圍內。
空襲伊朗后,國際局勢進入緊張期。伊朗外交部6月23日譴責美軍行動為“侵略行為”,稱保留報復權利。德黑蘭街頭爆發抗議,民眾焚燒美國國旗。伊朗革命衛隊宣布進入最高戰備,但未立即反擊。
特朗普發文,宣稱空襲“徹底摧毀”伊朗核計劃,威脅任何報復將招致更猛烈打擊。然而,歐盟核監測站報告顯示,福爾道和納坦茲設施的輻射水平正常,伊朗官員稱關鍵設備已提前轉移,破壞程度被夸大。
伊朗的應對策略引發關注。6月24日,伊朗發射約200枚導彈襲擊以色列特拉維夫和海法,造成86人受傷。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表示,美國必須為“侵略”付出代價。軍事專家分析,伊朗可能選擇“有限報復”,通過代理人如也門胡塞武裝攻擊美軍艦艇,或擾亂霍爾木茲海峽的石油運輸。
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但因美俄分歧未通過決議。中東局勢陷入僵局,全球油價因不確定性上漲5%。
央視《軍事觀察》欄目分析了B-2的技術短板,指出中國雷達網的全球領先地位。國防部發言人林劍在6月27日記者會上表示,中國防空體系經受過多次實戰檢驗,任何挑釁都將被挫敗。這番表態平息了公眾疑慮,增強了民族自信。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科技強國讓人安心”“謠言止于真相”。
這場風波的意義遠超軍事層面,信息時代謠言的傳播速度堪比導彈,但真相總會顯現。中國防空體系的實力經受住了考驗,民眾的信任更加堅定。
謠言制造者的企圖落空,網絡空間的清朗需要每個人共同守護。這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民族自信的彰顯。
參考資料
美國「午夜之錘行動」空襲伊朗 特朗普曬B-2轟炸機返航畫面 騰訊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