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自治區教育廳等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的通知》,決定實施“才聚廣西”就業崗位擴容計劃、“技興廣西”就業能力培優計劃、“暖心廣西”就業服務提質計劃、“宜業廣西”就業保障護航計劃,共推出20項舉措,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記者從中提煉了部分進行梳理,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干貨”舉措值得期待。
就業崗位擴容
●動態更新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政策地圖,公開本地就業政策辦理流程,大力推廣就業補貼“直補快辦”。社會組織招用畢業年度、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參照企業享受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政策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
●實施青年就業崗位募集活動,組織人社服務專員、高校就業工作人員對接實體經濟服務重點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重點挖掘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養老服務等新興領域中適合青年人群的新職業和新工種崗位,動態歸集崗位需求。
●深化“書記校長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持續推進“訪市拓崗”“訪縣拓崗”“訪園拓崗”,力爭2025年為高校畢業生增拓崗位超5萬個。
●實施高等學校行政助理、教學助理崗位開發行動,開發一批有利于發揮畢業生所學所長的輔助類就業崗位,最大限度招錄高校畢業生就業。
●原則上8月底前完成事業單位面向2025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
●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鄉鎮寄宿制學校、幼兒園教師的補充,在不突破行業職業準入對學歷要求的基礎上,鼓勵符合條件的縣鄉中小學幼兒園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專業等招聘條件。
●穩定擴大國有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規模,延續實施國有企業一次性增人增資政策至2026年12月31日。
就業能力提升
●聚焦就業市場急需的知識和技能要求,推動在區內高校開設100個“微專業”和100門職業能力培訓課程,重點支持開展人工智能應用賦能就業培訓。
●指導高校組織社會需求不足相關學科專業點學生參與“微專業”或培訓課程學習,優化知識和技能結構,通過考核后可獲得相應學習證明。
●鼓勵高校建立更靈活的學習制度,允許近年持續就業狀況不佳相關專業學生按規定轉專業或輔修其他專業。
●全面推開青年求職能力實訓營。面向畢業年度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等,組織入企參觀、跟崗鍛煉等體驗活動,開展簡歷修改、形象禮儀等課程教學,幫助青年增強職業感知力和勝任力,各市年內至少舉辦1期學員班。
●引導高校實施“雙證培養”(畢業證+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支持高校申辦開設與專業相近的職業(工種)培訓項目。
●重點面向企業、政府投資項目、科研院所等開發見習崗位,符合條件的高校、產業園區可申請認定為見習單位,按規定發放見習補貼,全年募集見習崗位不少于2萬個。
就業指導幫扶
●加快推進“職達校園”就業服務站建設,力爭2025年底前,“職達校園”就業服務站覆蓋全區50%的高校。
●全年開放未就業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允許失業青年在戶籍地、常住地、求職地進行求職登記。綜合運用求職登記、電話聯系、走訪摸排等方式,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及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
●做好一次性求職補貼發放工作,畢業生離校前全面完成補貼發放。對離校后求職3個月仍未落實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及時提供就業指導、心理疏導,優先推薦就業見習和技能培訓等服務。
●高校畢業生集中的城市每周至少舉辦1次專業性招聘,每月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招聘。
以上內容為中共柳城縣委宣傳部公眾號原創作品,版權屬柳城縣融媒體中心所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中共柳城縣委宣傳部主管 柳城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圖文來源:廣西云
值班編輯:鄧濤
責任編輯:韋曉平
值班總編:馮艷芳
責任監制:徐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