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劉杰 通訊員 郭曉 王舒瑜 )教育改革不斷深化與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教師不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尚的師德師風,還需掌握先進的智能教學技術。為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西安市浐灞第十六小學于7月3日特邀西安文理學院李會功教授、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牛文明教授兩位專家進校,開展了以“智用AI創新教 品讀經典育師魂”為主題的教師培訓活動,助力教師在傳承中創新,在經典與科技融合中實現專業成長。十六小、十七小全體教師共同參加了此次培訓活動。
AI技術賦能教學創新
主持人:研訓處主任牟寶英
李會功教授將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相融合,從AI技術原理切入,深入剖析AIGC在教育場景中的變革性應用。他強調,AI應用須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并現場演示DeepSeek、文心一言等工具如何實現智能解題、生成個性化習題及多媒體資源。通過圖像、音視頻生成技術,教師可快速制作學科動畫、場景圖解,打造沉浸式課堂,實現“解一題通一類”的教學增效。
老師們認識到,借助此技術,可打造集多種媒體形式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學習體驗,助力知識的理解與吸收。
教育家精神引領成長
牛文明教授以《教師閱讀涵養教育家精神》為主題,立足新時代教育使命,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家精神的闡釋,提出教師發展三維路徑:深耕專業、錘煉技能、投身科研。他呼吁教師以經典閱讀和實踐反思為基,用教育情懷點燃學生成長之光,做有溫度的專業引路人。
培訓活動設置了豐富多樣的環節,教師齊聚一堂,共同開啟了一場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之旅。
培訓最后,郭娟校長從“教育是‘愛與細節’的堅守”、“教師需‘持續奔跑’的自覺”和“創新要‘喚醒渴望’的智慧”三個方面,呼吁全體教師以愛為壤,以智為光,在十六小教育的沃土上,爭做學生成長的“點燈人”與“守望者”!
本次培訓融合技術實操與理念升華,為教師應對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培訓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開始。相信在這次“智用AI創新教 品讀經典育師魂”培訓活動中,全體參訓教師都能夠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在“守初心”中不斷學習,堅定信仰;在“明定位”中加強實踐,履職盡責;在“知敬畏”中嚴以修身,樹好形象。以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實現賦能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