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我像往常一樣鋪開瑜伽墊,靜坐其上,舒展身體,調(diào)整呼吸。這習(xí)慣,不知不覺已堅持了六年。當(dāng)窗外的天色漸漸亮起,這間熟悉的瑜伽室卻讓我感到一絲陌生——身旁的位置空了,連那熟悉的墊子也不見了蹤影。
時間從2019年悄然滑過。六年來,我?guī)缀趺咳斩紲?zhǔn)時來到這里,在這方寸之地,尋求一份內(nèi)心的平和與力量。初遇老師時,她笑容溫婉,動作舒展流暢,仿佛能引領(lǐng)心靈超脫塵世的紛擾。那份對瑜伽純粹的熱愛,像晨露般晶瑩,自然地,我也將這份敬仰投向了引我入門的老師。
日子一天天過去,心中的敬意日益深厚。當(dāng)老師籌備開設(shè)自己的瑜伽館時,我真心為她高興,也盡己所能地幫忙。從選址、布置教室到招生宣傳,投入了不少心力。館里每塊墊子的擺放、每盆綠植的位置,甚至燈光的明暗,我都仔細(xì)斟酌過。課堂上,看到新學(xué)員跟不上,我會在她們身邊,用眼神或細(xì)微的動作示意要點(diǎn),課后也耐心解答。這些付出,發(fā)自內(nèi)心,不求回報,只以為我們共同澆灌的這片園地,終會滋養(yǎng)出信任與默契的花朵。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空氣中悄然滲入一絲涼意。老師的目光開始游移,曾經(jīng)溫暖的話語也變得稀少。活動安排仿佛成了小圈子的秘密,唯獨(dú)繞開了我;課堂上,她似乎看不見我舉起的手,指點(diǎn)也刻意避開了我的方向。教室里的氣氛變得微妙,我的心一點(diǎn)點(diǎn)沉下去,卻不愿相信這驟然降臨的冷漠。
直到那張冰冷臉再次用謊言欺騙我的執(zhí)著,我知道,這里沒有瑜伽的真諦和中庸,所謂老師不過是市場營銷得表象稱謂,老師嫉恨、排擠自己的學(xué)生。一束光照進(jìn)骯臟的角落,這束光就有了罪!我退出了這個圈子,停了多年持之以恒堅持上的課,各種議論隨之而來,我仿佛成了破壞和諧的異類。站在緊閉的瑜伽館門外,晚風(fēng)微涼,心中卻空蕩如荒蕪的庭院。曾幾何時,門內(nèi)柔和的燈光如溫暖的懷抱,如今卻像一道冰冷的屏障。我默默轉(zhuǎn)身離開,身后熟悉的瑜伽館散出幽暗的燈光,更襯得我形單影只,如同被季節(jié)遺忘的落葉。
后來才得知,另一個太極老師也被卷入其中。兩個本該清凈的修習(xí)之地,竟成了流言的溫床。那些話,有的說我性格清高,有的揣測我別有用心,甚至編造出莫須有的沖突。那位太極老師,曾與我切磋拳理,談?wù)摗傲⑸碇姓薄H缃瘢@“推手”的功夫,竟用在了散播流言、推波助瀾上。所謂的“陰陽相濟(jì)”,成了暗中傷人的利器;那“立身中正”的訓(xùn)誡,在私欲面前轟然倒塌。
這突如其來的背叛與傾軋,如冰水澆頭,幾乎凍結(jié)了我最初對瑜伽與太極那份虔誠的信仰。那曾滋養(yǎng)我生命的平和與舒展,竟被扭曲為名利場上的角逐工具。靜坐燈下,望著那些曾讓我心安的體式圖,只覺得畫中的線條開始扭曲變形,如同我心中翻涌的困惑與痛楚。白居易曾嘆:“向使當(dāng)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fù)誰知?”此刻,我亦在迷途中摸索,辨不清那曾經(jīng)清冽的泉源,何時竟被攪入了如此多的泥沙?
初逢此變,痛楚自是難當(dāng)。然而痛定之后,那“道場”之上飄蕩的塵煙反而漸漸清晰。所謂排擠、冷落、中傷,其根源不正應(yīng)了《圍爐夜話》那句:“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那些曾看似清雅脫俗的所在,終究未能免俗,陷入爭名奪利的網(wǎng)羅。我的熱忱與付出,在不經(jīng)意間,竟成了他人眼中刺目的光,灼人的熱,必欲遮蔽、熄滅而后快。這排擠,不過是對既有利益格局的一種笨拙“固化”,如同妄圖在流動的清泉上筑壩,圈住一汪死水。如同《紅樓夢》中那沉痛的洞察:“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 名利之藤一旦纏繞,再清靜的道場也難免從內(nèi)部腐朽傾頹。
我終于徹悟:真正的瑜伽與太極,那參透宇宙、安頓身心的古老智慧,其精魂從不系于某一位面目模糊的傳習(xí)者,更不在那方寸館舍之內(nèi)。它深植大地,流淌于清風(fēng),存在于每一次靜默的吐納與舒展,存在于每一次對自身極限的溫柔叩問與超越之中。王維在輞川吟哦:“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份澄明與豁達(dá),才是古老智慧教給我們面對世間起伏的至高心法。真正的道場,只在方寸靈臺,只在每一次屏息靜氣時,身體與大地?zé)o聲的對話里。
想通了這一層,心頭的冰霜漸漸消融,化作眼底一片澄澈的湖水。我不再為那緊閉的館門惶惑,亦不為無謂的流言擾攘。天地何其廣闊,大道何其坦蕩!真正的修習(xí),是內(nèi)心的持守與精進(jìn)。于是,我重新鋪開自己的瑜伽墊,在家中一隅,在公園樹下,在一切讓我心神安寧的所在。當(dāng)汗水滑落,當(dāng)身體在一呼一吸間重新找回那久違的延展與力量,一種更深沉、更堅實(shí)的喜悅從心底升起——這喜悅不再依賴于外界的目光與評判,它源于生命本身內(nèi)在涌動的、不可剝奪的活力與和諧。蘇東坡有言:“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份澄明與堅定,我終于在自身的修煉中觸摸到了些許真意。
如今回首,那段蒙塵的際遇,竟如一面古鏡,意外映照出幽深世相的一隅。所謂“道場”,若被名韁利鎖所困,被狹隘私欲所污,則縱然有再精妙的體式拳理,也不過是精致利己的粉飾罷了。真正的瑜伽與太極,如古井無波,澄澈照人;如青竹有節(jié),虛懷凌云。其精神,在于“體解大道,發(fā)無上心”,在于“身心脫落,脫落身心”。那些曾試圖遮蔽陽光的藤蔓,終究無法阻擋青竹向天空伸展的渴望。
當(dāng)霜雪終于消融,晨曦再次照亮大地,我舒展身體,心中澄明如洗。丹田深處自有明月冉冉升起,身外喧囂如浮云聚散,終究不過是掠過心湖的微風(fēng),再難吹皺那一泓映照天光的靜水。名利如浮塵,終將被歲月的清風(fēng)吹散;唯有對生命本真的那份敬畏與追尋,如同竹節(jié)空心,方能通徹天地,亙古常青。
身若青竹立曉風(fēng),
心隨云影過虛空。
名利浮塵終掃盡,
丹田明月自升東。
悟空(孫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