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至1990年這20年間,有幾次大規模的越南難民潮,像蝗蟲一樣登陸香港。一方面是由于戰爭的原因,尤其是南北越統一戰爭,導致大量華裔越南人逃離越南;另一方面就是經濟的原因,常年的戰亂導致越南經濟崩潰,民不聊生,求生的欲望讓很多人跳上了闖海的舢板。彼時香港的制造業正在興起,需要大量勞動力,而越南難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香港廉價勞動力的緊缺。
1975年越南統一后,新政權推行排華政策,沒收華人財產并強制國有化企業,導致約20萬越南華人(約占越南南方華人人口的1/6)逃亡。香港因地理鄰近、經濟發達且語言相通,成為首選避難地。
1979年英國在日內瓦簽署協議,將香港列為“第一收容港”,要求香港先行接收難民,再由西方國家甄別安置。此政策使香港成為越南難民中轉站,1975-2005年共接收超23萬人,其中一部分后來移居歐美,但留下來的也得上萬人。截至2005年,約1,385名越南人獲準居留香港,加上歷史滯留者及后代,形成穩定但非主導的少數族裔群體。
按說這些越南裔,在落難的時候被香港收留,應該心存感激,好好愛這座城市。越南裔港人中大部分是華人后裔或中越混血,能夠遵守國家和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但有一小部分卻相反,總想著鬧點事兒。這部分越南裔對中國缺乏歷史情感,對中國也沒有什么歸屬感,國家意識比較淡薄,基本也沒什么愛國情結。
港獨分子黃之鋒就是越南裔,代表了一部分激進的越南裔港人。
我們熟知的香港名人中,出生在越南的有導演徐克,演員呂良偉;中越混血有蔡少芬、鐘麗緹、樂基兒、許志安等。
加強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需要有持久的耐力,從娃娃抓起,毫不放松,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見到成效,但必須從現在開始加強落實,大大方方地開展起來。
這次山東艦航母編隊赴港,讓市民學生上艦參觀就是很好的行動,這樣的活動多多益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