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買車就是看一眼價格,簽個字,提輛車?實際上,買車是一場信息戰和心理戰,尤其是對第一次買車的人來說,每一個環節都藏著“坑”。別怕,這篇文章輪谷帶你一步步搞懂買車流程,不花冤枉錢,不踩銷售套路!(如對你有用,記得點贊,給輪谷一個反饋哦)
?第一步:明確預算,別被落地價嚇到
很多人一開始查車型,只看“裸車價”,結果進了4S店才知道,買車不是買白菜。
記住一句話:裸車價不是你最后花的錢!
一輛10萬的車,真正“落地”下來大概是:
購置稅:約8500元
保險:4500–7000元
上牌費:300–800元(自己上更便宜)
其他雜費(如加裝、服務費等):看談判能力
所以你預算10萬?其實你要選裸車價在8.5萬以內的車型。
?第二步:確定用車需求,車型別選錯
買車不是為了“炫”,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
上班通勤:油耗低、車身緊湊的轎車更適合;
家庭出行:SUV或MPV空間大,裝人裝東西都方便;
跑業務/遠行:考慮舒適性、穩定性和動力;
純代步/城市用車:新能源小車也不錯,成本低;
別人覺得好的車,不一定適合你。你覺得舒服、用得順才是關鍵。
?第三步:線上篩選+線下試駕,兩步不能省
很多人直接奔4S店看車,其實效率很低。你應該這樣來:
① 先線上看車:
用懂車帝、汽車之家、易車網等App
按價格、品牌、車型篩選出3–5款心儀候選
看真實車主評價、油耗、空間、毛病多不多
② 再線下試駕:
動力強不強?剎車穩不穩?
座椅舒服嗎?后排坐得下家人嗎?
隔音好嗎?底盤硬不硬?
女生注意視野、轉向輕重
試駕不是走個過場,是對自己未來幾年開車體驗的“試婚”。
?第四步:貨比三家,談價是門藝術
你喜歡的車定了,那現在就要跑店砍價了。
記?。?strong>不要在第一家就下定金!
去至少3家不同品牌4S店比價,一定要:
先談裸車價
再問購置稅、上牌費、保險是否綁定
問清是否強制加裝(導航、貼膜、行車記錄儀)
贈品都有哪些?(油卡、腳墊、延保等等)
談判技巧:
不透露心理價(你越想買,他越不降價)
多提別家給的優惠,制造競爭感
每月底、節假日前是優惠高峰
?第五步:簽合同前一定把這幾件事寫清楚!
簽合同前,是你說“不”的最后機會!
合同一定要明確以下內容:
車型:寫清楚版本、配置、顏色
價格:包含哪些費用?有無隱藏收費?
贈品:寫具體項目、品牌、數量
生產日期:最好不超3個月
提車時間:寫上具體時間,超期怎么賠
保險:寫明險種和金額,是否自選
貸款:明確利率、手續費、還款計劃
?注意區分“定金”和“訂金”:定金多數不可退,訂金可以退!
?第六步:驗車提車,一定要親自上!
到提車環節,不少人因為激動就大意了。提車≠交錢就走,得先驗車:
驗車清單:
漆面有無劃痕?光線下仔細看
車內是否有異味?座椅干凈?
儀表盤公里數:≤50km為正常
檢查胎壓、玻璃、生產日期
發動機有無異響,怠速是否平穩
??確認沒問題,再付尾款、簽字、走保險、上臨時牌照。
?第七步:上牌+保險,能自己辦就別讓4S店賺了!
買完車后,還需完成這些“后續流程”:
購置稅:去稅務大廳繳,或網上辦稅平臺
? 保險:首年保險一般包含:
交強險(必買)
商業險:建議買車損險、三責險(200萬起步)、不計免賠
建議:保險自己找平臺或熟人買,能省不少錢!
正式上牌:
準備身份證、發票、合格證、保單
可以自己去車管所,手續費130元左右
不趕時間就別找4S代上牌,貴而不值
?輪谷溫馨提醒:以下這些坑,千萬別踩!
? 強制貸款(利率高、手續費多)
? 高價加裝(貼膜導航幾千元,市面只值幾百)
? 低開發票(省稅但影響后續過戶/理賠)
? 合同不寫贈品(口頭承諾等于白搭)
輪谷結語:
買車不是小事,也不是一步搞定的事。從選車、砍價到提車,處處要留神,特別是第一次買車的朋友,務必保持冷靜、理性。
記住一句話:車可以換,但被坑的冤枉錢,花出去就回不來了!
如果你正準備買車,歡迎收藏這篇文章,或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