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國經濟最強鎮”黨委書記,擬提拔
江蘇省委組織部7月4日發布省管領導干部任前公示。其中:孫道尋,男,漢族,1981年11月生,在職研究生,碩士,中共黨員,現任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玉山鎮黨委書記,擬推薦提名為縣(市、區)長人選。
公開信息顯示,孫道尋曾任共青團昆山市委書記,巴城鎮鎮長,張浦鎮鎮長等職。2017年援貴,掛任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委常委、副區長。掛職結束后,孫道尋任昆山市委常委、副市長,2021年底任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玉山鎮黨委書記。2022年9月,孫道尋任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玉山鎮黨委書記。
昆山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之首,玉山鎮是昆山下轄鎮,位于昆山主城區,和昆山高新區實行“區鎮合一、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昆山高新區2010年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全國第一家縣域國家高新區。玉山鎮常年位居各類國內千強鎮榜單的第一位,地區生產總值在2022年突破千億大關,成為國內GDP千億鄉鎮,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5.1億元。
今年6月5日,2025鎮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會上發布《2025中國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江蘇共入圍128個建制鎮,數量占總數比重超過1/5,其中35個建制鎮入圍全國百強,玉山鎮再次登頂,成功衛冕“全國經濟最強鎮”。
2、上半年江蘇鐵路客發總量位居長三角之首
今年上半年,江蘇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近1.6億人次,同比增加871萬人次,客發總量位居長三角三省一市首位。
上半年,從春運到春游,從清明到端午,不斷刷新江蘇鐵路歷史最好成績。特別是全省鐵路單日客發紀錄尤為亮眼,今年包攬了歷史數據榜單的前三名,其中最高的一天是清明假期4月6日,發送旅客高達158萬人次,首次將紀錄提升至150萬+;此外,今年五一、端午等小長假最高單日客發量,位列第二、三位。
一周可以發送多少旅客?——947萬人次,接近南京全市的常住人口,這是江蘇鐵路今年五一小長假給出的答案。4月30日,江蘇全省鐵路當天發送旅客達116萬人次,進入假期后連續3天超過140萬人次,5月4日達到最高峰146萬人次。從4月30日至5月6日,連續7天單日客發超100萬人次,累計發送旅客高達947萬人次,創造江蘇鐵路客運史上最“火熱”的一周。
3、22個月,中國新南北水運通道通行量破10萬艘次
截至6月17日,江淮運河航道自開通運營以來累計通行各類船只超過10萬艘次,達到100033艘次,通過船閘總噸位21431萬噸。
這條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國新的南北水運通道,自2023年8月16日船舶試通航以來,22個月內船舶通行量已經超過10萬艘次,并且呈現出邊際性放量增長態勢,用安徽省相關方面人士的話說:“航運勢能正在釋放”。
江淮運河是引江濟淮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按Ⅱ級航道建設,可通航2000噸級船舶。江淮運河把淮河、巢湖、長江溝通起來,結束了淮河中游與長江中下游水運不暢的歷史,構建一條連接南北的黃金水道,對完善安徽省乃至全國水路交通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江淮運河,與正在建設的沙潁河、合裕線、蕪申運河航道聯通,共同形成一條平行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國第二條長度超過千公里的南北水運優質航道,在助力安徽形成“雙通道達海、兩運河入江、河江海聯運”的水運新格局、進一步放大安徽的區位優勢和戰略位勢的同時,極大地完善了中國的南北內河航運網絡,打通了中原腹地與長三角的短直水運通道,連通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為中原和華北地區構造新的“出海口”。
原標題:《【長三角日報】“全國經濟最強鎮”黨委書記,擬推薦提名為縣(市、區)長人選》
欄目主編:陳抒怡 文字編輯:陳抒怡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江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