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2024年,日本稅收增長4%,達75.23萬億日元,法人稅和消費稅創新高,工資漲幅3.8%,創33年新高,GDP增長2.9%。中國GDP增長5%,但稅收下降3.4%,企業利潤和工資增速遠低于GDP。如何像日本一樣,確保經濟增長的含金量,在GDP增長的同時,實現稅收、企業利潤、個人工資的協調增長,是一個現實問題。
一、2024年日本稅收增長4%,連續5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2024年的薪酬漲幅也創下33年來的最高水平。
日本財務省7月2日公布的年度數據顯示,2024年度日本國家一般會計稅收為75.232萬億日元,較上年度增長4%,自2020年以來,連續5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推高日本總體稅收的是法人稅,較上年度增長13%。從企業征收的法人稅收入為17.91萬億日元,達到泡沫經濟時期1990年度(18.38萬億日元)以來的最高水平,顯示企業業績增長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
日本上市企業的2024年度業績刷新歷史最高紀錄,企業收益增長的效果十分明顯。母子公司之間分紅征稅相關制度變更這一特殊因素也推高了法人稅收入。
日本的消費稅增長8%,達到25.02萬億日元,連續8年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除了日本國內消費保持堅挺外,還受到了物價上漲的影響。
2024年,東京證券交易所(TSE)上市企業總數超3900家,他們的凈利潤連續第三年創歷史新高。2024年,他們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5%,超出市場預期12%。
俗話說,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從稅收角度看,在“安倍經濟學”通過超寬松貨幣政策、擴大財政支出和經濟改革組成的“三支箭”來恢復企業業績、提高就業率及工資收入,最終擴大個人消費,形成個人消費增長和企業業績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的引導下,日本走出了長達30年的經濟通縮,在連續5年實現稅收增長、工資增長后,于2021年開始實現GDP持續增長,2022年開始結束了物價通縮,消費者價格指數開始上漲。
到2024年,日本GDP增長2.9%,CPI增長2.5%,平均月薪增加了3.8%,薪酬漲幅創下33年來的最高水平。
二、在GDP增長5%的環境中,2024年中國稅收下降3.4%,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長2.8%,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增長1.7%。
與日本去年GDP增長2.9%相對,中國的GDP增長了5%,經濟增長速度是日本的1.7倍。但在靚麗的經濟增速下,國家、企業和個人獲得的收入,卻遠遠落后于GDP的增長。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2024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2024年,全國稅收收入174972億元,比上年下降3.4%。這是最近五年中,中國稅收收入的第三個下降年份。其中2020年下降2.3%,2022年下降3.5%。
其中,國內增值稅下降3.8%,國內消費稅增長2.6%,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下降1.6%,個人所得稅下降1.7%。2024年,中國企業所得稅收入為40887億元,同比下降1%。這種連續2年下降的情況,歷史上比較少見。
稅收收入是國家依據稅法從企業和個人收入中獲得法定收入的總和。2024年在經濟增長中,不僅國家獲得的稅收下降,企業和個人所得也極不對稱。
擁有壟斷經營地位和各級政府保駕護航的國有企業,2024年總收入為847226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為43505億元,同比增長0.4%。國企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雖然好于稅收增長,但遠低于5%的GDP增速。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公布的數據,企業中整體素質較高的上市公司,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1.98萬億元,比2023年的72.7萬億元下降1%;實現凈利潤5.22萬億元,比上一年的5.71萬億元下降8.6%。
個人的所得,也未能跟上GDP的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4110元,比上一年增長2.8%;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9476元,比上一年增長1.7%。均創下至少20年來的工資增速最低值。
三、如何像日本一樣,確保經濟增長的含金量,實現稅收、企業利潤、個人工資與GDP的協調增長?
2019年,日本GDP為544.5萬億日元,日本稅收收入為58.4萬億日元,稅收占比10.7%;2024年,日本GDP名義增長11.9%至609萬億日元,日本稅收收入增長28.8%至75.23萬億日元,稅收占比增加到12.4%。日本自2019年以來,并未增加稅種,也未增加稅率,稅收增長幅度是經濟增長的2.4倍。當然,日本稅收增加與日本股市這兩年增幅較大,以及海外企業利潤在日本經濟開始復蘇后返回,也有較大的關系。
2019年,中國GDP為98.65萬億元,稅收收入為15.8萬億元,稅收占比16%;2024年,中國GDP名義增長36.8%至134.91萬億元,是日本的3.1倍;稅收收入增長10.74%至75.23萬億元,僅為日本的37%;稅收占比下降到13%。中國自2019年以來,也未增加稅種,僅個人所得稅擴大了抵扣。
從個人收入來看,根據Statista和厚生勞動省數據,2019年日本全職勞動者的平均月薪約為30.7萬日元,2024年35.81萬日元,增長16.6%,是GDP增幅的1.4倍。
2024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4110元,比2019年增長37.1%;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9476元,比2019年增長29.6%。按城鎮單位就業人員中私營和非私營比例推算,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均工資97885元,比2019年的75758元增長29.2%。增速比私營工資增速還低,是因為工資較低的私營單位就業占比從2019年的40%擴大到2024年的48%。
由于收入更低的個體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占比從2019年的29.9%增加到2024年的34.7%,如果計算包括所有城鎮就業人員的工資,增速還會明顯降低。
中國的2019年至2024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均工資增幅比GDP名義增幅低2成。從收入的角度揭示了中國供給過剩、需求不足的原因。
經濟增長了,但國家的稅收下降了,企業的利潤減少了,勞動者的工資收入也比經濟增速低,中國的這一經濟現狀顯示,依靠投資雖然能夠得到我們需要的經濟增速,但這種結構的經濟增長,實際上難以轉化為國家、企業和個人的收入,因而沒什么價值。
因此,與其繼續投資過剩的產業,投資利用率很低的基礎設施,投資重復建設,還不如將用于投資的國有資金,劃出一半甚至更大的比例用于補貼就業人員的社保與醫保,并要求企業將本該由企業繳納但由政府補貼的社保和醫保,折算為工資發給勞動就業人員,從而增加消費者的收入,提高其購買能力,推動消費復蘇,從需求的根源上解決日益嚴重的供給過剩問題,迎接下一步出口可能更為困難的挑戰。
【作者:徐三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