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已過世,高齡津貼還在發放甘肅隴西:借力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動高齡津貼精準規范發放
本報訊(記者南茂林 通訊員劉楊 張佳麗)“我們現在能夠應用動態監管模式準確掌握轄區內高齡老人的相關情況,確保高齡津貼不漏發、不超發。”近日,甘肅省隴西縣檢察院檢察官來到相關行政部門回訪,該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高齡津貼是一項針對80周歲以上老年人的社會福利政策。今年3月,隴西縣檢察院檢察官在履職中發現,轄區存在老年人已經離世但仍向其發放高齡津貼的現象,造成國有財產流失。
隨后,隴西縣檢察院依托“府檢聯動”機制,從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門調取高齡津貼發放、死亡人員戶籍注銷等數據2萬余條,并應用在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平臺上架的“死亡人員違規領取高齡津貼大數據監督模型”,篩選出疑似違規發放高齡津貼的線索380余條。
通過到鄉鎮走訪、調取銀行賬戶流水等方式,隴西縣檢察院檢察官逐一核查線索,發現全縣16個鄉鎮的350余名死亡人員存在違規領取高齡津貼的情形,涉及金額2.85萬元。
今年4月,隴西縣檢察院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及各鄉鎮代表參加。
聽證會上,與會人員深刻剖析了高齡津貼發放對象信息核查疏漏、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并提出了加大核查力度、規范管理制度、加強溝通協作等建議。經充分交流討論,該院決定向民政部門和4個鄉鎮政府制發檢察建議,建議民政部門依法履職,全面核查轄區高齡津貼發放情況,追繳違規發放資金,并加強動態管理,建立長效機制。
收到檢察建議后,民政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聯合鄉鎮開展高齡津貼發放專項核查,共發現421人違規領取高齡津貼,并將違規發放的高齡津貼全部追繳后上繳國庫。
為了從根源上防止同類問題再次發生,今年6月,隴西縣檢察院與公安、民政、社保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構建“按月篩查+季度復核”的動態監管模式,準確掌握轄區內高齡老人相關情況,讓高齡津貼這項惠民政策能夠精準惠及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南茂林 劉楊 張佳麗)
(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