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思政課,承擔著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使命和任務。如何打造新時代“大思政課”,推動思政教育走深走實?簡陽堅持把中小學校思政課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以“思政+本土文化”“思政+藝術”“思政+實踐”等模式,讓思政教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做到讓課堂“活”起來、思政“趣”起來、信念“燃”起來。
01
簡城一小
走進簡城一小道德與法治課堂,老師們正以“中國夢”為主題,結合“東灌工程”案例,講述簡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點燃少年志向。講臺下,大家稚嫩臉龐上,目光炯炯有神,歷史回響與未來召喚在心中激蕩。
簡城一小五年級3班學生 蔣林熹:
老師在講課本知識時,經常穿插很生動的故事和身邊的案例,一下子就把難懂的道理講活了。老師結合我們簡陽的“東灌工程”,講了很多普通人的奮斗故事,特別能打動人。我感覺上思政課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為什么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以“思政+本土文化”的方式,簡城一小為思政課堂注入新活力,這種根植于本土文化的講述,不僅豐富了課堂內容,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感,讓他們在了解家鄉歷史文化的同時,厚植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坐落于狀元故里的簡城一小,是一所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百年名校,為推動思政教育走深走實,學校深挖“狀元文化”育人資源,以創新評價機制為突破口,讓思政教育真正入腦入心。
簡城一小少先隊大隊輔導員 李飛龍:
我校始終將思政教育融入教育全過程。創新評價機制,根據學校狀元故里的文化底蘊,學校開設狀元銀行,把學生常規表現積分兌換成狀元幣,學生可以在狀元超市自由購買禮品,用可視化評價記錄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
02
云龍金馬學校
除簡城一小創新舉措外,云龍金馬學校的思政融合藝術課堂的做法也讓人耳目一新。
在云龍金馬學校書法課上,專業老師教授學生們如何寫篆書“家”這個字,在示范中解釋含義,讓橫豎撇捺間的古老文字,成為傳承家國情懷的橋梁。話音剛落,同學們便提筆臨摹,在一筆一劃中感悟文字蘊含的文化基因。
云龍金馬學校六年級1班學生 張淑鈺:
國之本在家,有大家才有小家。作為學生,我們一定要刻苦學習,發奮圖強,用實際行動回報家人和家鄉,報效祖國。
臨近期末,一場以誠信為主題的“大思政課”正在云龍金馬學校開講。學校校長作為主講人,與參加期末測試的初中學生們交流互動,用身邊人身邊事,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
云龍金馬學校七年級1班學生 王悅:
校長沒有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而是用身邊鮮活的事例、歷史典故和深刻的剖析,將“誠信”二字從課本里、從口號中,真正植入了我們的心田。
立足鄉村學校實際,云龍金馬學校深入挖掘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蘊含的思政資源,積極開展傳統文化傳承實踐活動,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各類課程教學。
簡陽市云龍金馬學校黨支部書記 校長 蔡偉:
語文課融入家風家訓,歷史課講述身邊模范,藝術課弘揚傳統文化。同時,我們設計以“孝親敬長 感恩成長路上每一個人”為主線的學習活動,創新“思政+實踐”育人模式,學生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顯著提升。
辦好思政課,是簡陽加快打造教育強市的應有之義和重要職責。2024年,簡陽通過實施中小學思政課精品課程建設計劃,遴選推出15節精品課;聯合多部門開展“大思政”主題宣講活動100余場,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立足“思政+”,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探索,正在簡陽各校園里蓬勃開展,努力讓每一個孩子在“大思政”的陽光下,茁壯成長,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為加快打造“天府門戶、空港簡陽”匯聚更多更大力量。
記者 | 侯佩茹 唐藝月
編輯 | 羅玉蓉
責編 | 曹禮芹
審核 | 夏渝喜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