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好車的“最優(yōu)解”應(yīng)該是什么樣?
幾天前,小米YU7橫空出世,用雪花般的訂單和蜂擁而至的流量,坐穩(wěn)了“年度爆款”這一黃金席位。
不得不承認,小米的流量效應(yīng)之巨大,能夠把這么一款年輕、運動、科技化的車推上神壇。
但是用車需求千千萬,小米把YU7推上神壇,不代表其余車企也可以用同樣的打法成就爆款。
就在YU7的聚光燈之外,諸多車企也給出了自己關(guān)于“一輛好車”的答卷。
這些車不一定有小米的流量加持,也不一定擁有YU7同款的炫酷外觀和強勁性能。
比如吉利銀河的新作銀河M9,就向車圈展示了“好車”的另一種解法。
01
吉利庶子,逆襲成隱藏Boss
多生兒子好打仗,是吉利一貫的做法。
從主打科技運動的極氪,到高端奢華的路特斯,以及相對廉價的幾何等品牌,吉利的新能源企劃多得如同出道偶像,根本數(shù)不完。
但隨著市場發(fā)展,吉利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家竟然沒有一個主打10萬~20萬主流市場,能夠和老對手比亞迪一較高下的“王道系”新能源品牌。
畢竟極氪太個性,幾何太平價,主打高端的極星和路特斯又只是撐門面的存在。
于是,吉利在2023年把過去的新能源企劃重新拿了出來,作為“親兒子”同時也是“最小兒子”開展轉(zhuǎn)型計劃。
就這樣,吉利銀河應(yīng)運而生。
按理說,吉利銀河作為吉利旗下的車型系列存在,但吉利銀河卻又有著較高的品牌自主權(quán),有獨立的銷售渠道和Logo。
即便如此,相比于極氪等子品牌,吉利銀河和主品牌吉利的關(guān)系也要更近,吉利當然也是給這個“親兒子”傾注了不少心血。
就拿銀河的首款車型銀河L7來說,它就是“集眾家所長”的產(chǎn)品。
L7的車身架構(gòu)來源于E-CMA架構(gòu),開發(fā)團隊就是被吉利收購來的沃爾沃團隊,是底盤調(diào)校和安全性能的老手。
而車機系統(tǒng)也是由魅族團隊打造,流暢度和操作邏輯都在同級別車里屬于翹楚級別;就連電池也是寧德時代給吉利銀河準備的高密度電芯。
有了吉利這么個富爸爸,銀河的銷量想差都難。
L7上市首月就拿下了9000輛的銷量,后續(xù)也一路沖上月銷萬輛的大關(guān),后續(xù)的銀河L6、銀河E5等車型都有著相當穩(wěn)定的銷量。
除了純電豪華轎車銀河E8的銷量一直不溫不火外,吉利銀河基本上出一款爆一款,堪稱爆品制造機。
2024年,吉利銀河總共賣出去49.4萬輛車,作為成立一年的新品牌來說,這一成績已經(jīng)足夠耀眼了。
于是,在2025年初,吉利對銀河進行了“升級”,從產(chǎn)品序列升級為了子品牌,還順便把原本的同胞兄弟翼真和幾何納入麾下。
升級成功后,吉利銀河接下來的打算也更加清晰:沖擊高端。
作為10萬~20萬新能源汽車中的絕對黑馬,銀河過去之所以能站穩(wěn)腳跟,靠的其實是高級技術(shù)的下放帶來的性價比戰(zhàn)術(shù)。
比如銀河E5,作為一款緊湊型純電SUV,銀河E5不僅有著魅族Flyme Auto車機系統(tǒng)加持,還有超大空間加持,更是把價格砍到了10萬元左右,成了比亞迪的強勁對手。
銀河E5、 L7等車型的爆火,也讓消費者對銀河品牌產(chǎn)生了“便宜大碗”類的最終印象。
但當這一印象根深蒂固后,再想沖擊高端挑戰(zhàn)自然更大。
02
中國車圈,迎來9系大混戰(zhàn)
不管車子外形多炫酷,馬力多充沛。
中國大部分消費者對“好車”的期待,都可以用一輛“9系旗艦”來解釋。
無論理想L9還是問界M9,都是各自品牌安身立命的9系旗艦。
所謂“9系旗艦”,正是以問界M9和理想L9為首,主打超大空間、尊貴外觀、豪華配置的旗艦SUV。
不管是家用還是公用,一輛9系大SUV可以解決中年人絕大多數(shù)用車場景,可謂是一輛好車的“最優(yōu)解”之一。
而今年,堪稱車圈“9系旗艦”爆發(fā)的一年。
銀河的同門大哥領(lǐng)克拿出了豪華期間SUV領(lǐng)克900,號稱“杭州灣攬勝”,一時間吸引了不少目光。
深藍也在5月22日推出了旗艦SUV深藍S9,同樣主打大空間、豪華外觀,并且還有華為智駕系統(tǒng)的加持,也被許多人認為是問界M9的平替。
此外,“9系大混戰(zhàn)”中還有騰勢N9、傳祺向往S9等等同樣畫風的車輛。
而在深藍S9發(fā)布同一天,吉利銀河也在意大利米蘭推出了屬于自己的“9系旗艦”:銀河M9。
9系作為每家的旗艦車型,必定是各大車企的“集中秀肌肉”之作,吉利銀河M9也不例外。
銀河M9是一輛5米多長的全尺寸6座SUV,“得房率”也高達88.3%。
盡管作為一輛“大塊頭”,在雷神EM-P混動系統(tǒng)的加持下,銀河M9的零百加速也高達4.5秒,是同級別最快,十分驚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余新能源高端車型都在使用隱藏式門把手的同時,銀河M9卻采用了常規(guī)的機械式門把手,這種逆風而行也引來了不少好評。
銀河M9的外觀不算亮眼,屬于內(nèi)斂且“有東西”的那一類,也是中國市場最喜歡的“厚重豪華又低調(diào)”型設(shè)計。
從紙面數(shù)據(jù)上來看,銀河M9的各項參數(shù)與深藍S9可謂是難解難分,甚至在車身硬度、安全性、零百加速方面要更勝一籌。
但銀河M9的主要賣點其實是吉利并不擅長的“AI加持”。
輔助駕駛方面,整車搭載了千里浩瀚H5輔助駕駛系統(tǒng),支持無圖NOA、智慧泊車等使用功能,以及130km/h的高速剎停。
AI加持下的智慧座艙也是亮點之一,用戶可以和車載AI大模型進行更加順暢自然的溝通。
不過相比之下,有華為加持的深藍S9在車機系統(tǒng)、智能化方面也許名氣更大,更為人所知。
至于發(fā)售價格,5月22日吉利并沒有給出確切數(shù)字,但業(yè)界普遍猜測這款旗艦SUV的售價將會被控制在20萬左右。
要知道,作為9系旗艦最初的兩位參賽選手,理想L9與問界M9都是40萬~50萬價位的豪華SUV。
不管是深藍S9還是吉利銀河M9,都陸續(xù)把9系旗艦的價格打到了20萬附近,可見車圈之卷,恐怖如斯。
作為同一天發(fā)售的兩輛車,具體誰輸誰贏,還得看二者的最終定價,以及消費者反饋。
不過,9系大混戰(zhàn)也說明了一件事:性價比,才是車圈永恒的通關(guān)密碼。
03
出道即巔峰,挑戰(zhàn)才剛剛到來
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L7、L6、吉利星愿、吉利星艦等多個爆款后,銀河已經(jīng)成為吉利旗下最爭氣的兒子之一。
身背著吉利在主流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重任,吉利銀河要面對的對手,絕對不只是蔚小理以及問界,而是比亞迪,乃至整個合資車市場。
但肩負重任的吉利銀河,也并不一帆風順。
外界普遍對銀河最大的擔憂,就是其產(chǎn)品規(guī)劃。
盡管成立不到3年,但吉利銀河已經(jīng)推出了數(shù)款相當“主流”的車型了。
混動SUV銀河L7,純電緊湊SUV銀河E5,以及純電小車吉利星愿,可謂是什么賺錢,銀河就做什么車型。
其中,吉利星愿已經(jīng)和吉利本家的燃油車吉利星越L一起,撐起了吉利銷量的半邊天,儼然有新一代“國民神車”的趨勢。
但是從品牌的角度看吉利銀河,就顯得頗為雜亂。
最初,吉利銀河的產(chǎn)品系列較好分辨,純電為E開頭,混動為L開頭,單數(shù)SUV,雙數(shù)轎車,且數(shù)字越大,車型越高級,與市面主流的命名方式類似。
但隨著星愿上市,吉利銀河E8的不及預期,吉利銀河就開始在新車命名方面放飛自我了起來。
比如去年發(fā)售的吉利星艦7 EM-i,作為一款售價在10萬元左右的緊湊型混動SUV,從命名上來看是和吉利的“星”系列為統(tǒng)一序列。
但是在定位上,吉利星艦7 EM-i又和自家還未上市的產(chǎn)品吉利銀河L5有所重疊。
而去年被并入銀河體系的翼真系列MPV,又給品牌新添了一款車型。
此外,剛剛發(fā)售的吉利銀河M9,又給自家產(chǎn)品多了一個“M”序列。
盡管銀河官方對M的解釋是Master(大師品質(zhì))、Mountain(巔峰科技)、Moment(為用戶創(chuàng)造美好時光),但這個命名也很難不讓人想到是在對標問界。
對于消費者來說,E系列和L系列本身就車型夠多了,此后又新入局的星艦、星愿、翼真和M系列,著實讓消費者眼暈。
既然銀河已經(jīng)作為一個子品牌單獨發(fā)展,那么屬于銀河自己的品牌調(diào)性、產(chǎn)品特征,應(yīng)該才是品牌立足的立命之本。
而如果吉利把所有“可能賣得好的新能源企劃”全部塞進去,這樣一來,品牌怎么看都會過于臃腫。
多生兒子好打架沒錯,但各司其職,也是前提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