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農歷六月十一),海南省舉辦專題活動紀念蘇東坡登陸海南島928周年。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當日發布蘇東坡瓊州往返行經澄邁縣古驛道的最新考察成果,為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賦能鄉村振興提供重要支撐。
宋紹圣四年(1097)農歷六月十一日,東坡先生攜兒子蘇過自徐聞遞角場碼頭登船,渡過瓊州海峽,當晚登陸海南島。海南省蘇學研究會早在去年底策劃、組織全線考察蘇東坡在澄邁縣境內所經古驛道的每一個驛站、鋪舍,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實地考查,考論驛道行蹤,鉤沉歷史密碼,確認文化資源,促進鄉村振興。
東坡當年行經古驛道的站點,今日基本都是鄉鎮村落。在大量史料文獻支撐下,歷史、地理、考古、文物、文獻、文學和旅游等領域專家學者,通過全面細致的田野調查,確認澄邁縣內東坡行經古驛道的鋪舍,由東向西依次為:七里鋪、顏村鋪、多峰鋪(封平都)、稍陽鋪、沙地鋪、西峰(西安)驛(鋪)、黃洞鋪,分別對應當代的老城鎮龍吉社區、老城社區、玉堂社區,大豐鎮大豐社區、肖陽社區,福山鎮花場村委會(沙地),橋頭鎮西岸村委會、榮興村委會(美鼎村)。元符三年(1100)農歷六月中旬,獲旨北歸的東坡先生攜兒子蘇過離別儋州,過臨高,由西向東再次行經澄邁縣境各個鋪舍、驛站,六月十三日在通潮驛寫下《渡海帖》,至瓊州府城逗留二、三日后,又返回澄邁,于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北歸。這些東坡往返行經之地,除去通潮驛較為引人關注之外,近千年來幾乎完全湮滅的史料文獻之中,無人注重研究和利用。
(紀念活動現場)
早在2021年9月,中共澄邁縣委宣傳部即委托海南省蘇學研究會全面考察調研澄邁蘇東坡歷史文化。蘇學研究專家利用半年多時間,從大量文獻史料、官修方志中查尋東坡在澄邁的歷史文化資源,系統梳理東坡在澄邁所寫詩文書法作品,整理匯總東坡在澄邁的人文活動遺蹤,確認縣境內東坡歷史文化遺存,形成較為完整的調查報告,為近年全縣大力傳承弘揚東坡文化奠定了學術和文獻基礎。
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李公羽是中共澄邁縣委聘任的“文化顧問”。他在紀念活動現場,發布今年5月份對蘇東坡瓊州往返行經澄邁縣古驛道的考察成果,作題為《茲游奇絕冠平生》的專題報告。蘇東坡在澄邁縣境所經古驛道住宿、午餐和途中歇腳吃茶的鋪舍,李公羽歸納為“二驛五鋪”。考察報告還論證了澄邁古八景與東坡文化的密切關聯,就如何充分利用好東坡行經之地的寶貴歷史文化資源,提出系統的意見。報告建議全縣以“東坡行跡”為靈魂,以“古驛道”為脈絡,以“鄉村振興”為目標,打造一條集文化體驗、生態觀光、鄉村休閑、研學教育于一體的沉浸式文化廊道,將澄邁深厚的歷史底蘊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文旅動能;對里橋、通潮閣等重點東坡文物遺存的修繕、復建提出具體建議;就每一個鋪舍如何結合本村實際,按“一村一品”的發展要求,使千年前的東坡遺韻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活化利用,形成當代鄉村振興文化賦能的珍貴品牌,分別提出建設性意見,并且建議分期分批,重點先行,先易后難,逐步完善,軸線延伸,內容深化,全域聯動,品牌提升,政府主導,社會響應,將“澄邁東坡古驛道”打造成為國內知名的文化IP和鄉村旅游目的地,實現文旅產業對鄉村振興的全面促進和深度賦能。
(澄邁縣文化顧問、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會長李公羽作蘇東坡澄邁古驛道行跡考察報告)
(2025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澄邁籍老領導王揚俊(前中),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李公羽(左三),海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海南文化研究院院長焦勇勤(左一),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東坡書院院長甘生統(前右二)等在澄邁縣老城鎮龍吉村觀察獨珠峰與邁山山脈走勢,確認當年東坡經過的七里鋪位置)
原籍澄邁縣老城鎮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王揚俊出席報告會并致辭。他指出,蘇東坡行經澄邁縣古驛道的考察成果,對于全縣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感謝省蘇學研究會組織各方面專家學者付出的辛勤努力。老城、大豐、福山、橋頭四個鎮以及相關村委會,一定要特別重視,努力消化,充分利用,為當代鄉村振興服務,也為后代子孫造福。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李振友曾于2022年底參加省蘇學會組織的臨高境內東坡行經古驛道全程實地考察,在此次澄邁考察成果報告會上,他熱情稱贊海南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提振鄉村文化和經濟發展水平所取得的成績。李振友教授結合自身研究專業,對充分利用東坡文化為縣域農產品如何進一步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出具體指導意見。
此次考察由澄邁縣旅文局指導,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學術支持,海南省蘇學研究會聯合海南省博物館、海南文化研究院等多單位共同完成。活動現場,專家學者與地方干部就古驛道保護開發路徑展開研討,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分期推進”的共識。
紀念活動在澄邁老城鎮龍吉村(宋代七里鋪舊址)舉行。與會者實地考察古驛道遺跡后認為,澄邁東坡文化資源的系統挖掘,既為研究宋代海南交通、人文提供了實物佐證,也為海南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注入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隨著古驛道文化廊道的規劃推進,千年東坡文化正煥發出助力鄉村振興的時代活力。
(中國日報社海南記者站 陳博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