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里的第十一個節氣,宛如一把鑰匙,正式開啟了盛夏的大門。隨著氣溫節節攀升,空氣濕度也不斷加大,“上蒸下煮”的桑拿天模式粉墨登場。
您是否也面臨著這樣的困擾——穿短袖怕被烈日曬傷,穿長袖又悶熱難耐,腰間那一圈惱人的“游泳圈”在貼身衣物的襯托下愈發明顯;身體還時常感到煩熱倦怠,毫無食欲。既想靠冷飲來驅散暑氣,又擔心痰濕堆積,讓身材變得更加臃腫。如何在科學養生的同時,借助天時來調理體質、瘦身降脂,已然成為當下備受熱議的話題之一。
小暑節氣高溫多濕,人體陽氣向外散發,出汗量多,容易耗氣傷津;暑氣與心相應,心火容易旺盛,人就容易心煩氣躁、失眠多夢;暑熱常常夾濕,濕邪阻滯中焦,會使脾胃的運化功能減弱,進而導致食欲不振、腹脹、大便粘膩,甚至會讓肚子上的“游泳圈”不知不覺地增多。
《靈樞》云:“暑則皮膚緩而腠理開”,暑屬于陽邪,其性升散,皮膚腠理開放,這樣就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所以對于空調病、感冒等問題要格外警惕。面對這般“暑濕夾擊”的局面,怎樣科學地調理身體呢?這份小暑節氣健脾瘦身指南,您可一定要收好!
一、清補為本,健脾祛濕
小暑時節,氣溫即將逼近年度最高值。此時養生,首要任務是清熱解暑,同時輔以健脾祛濕,以提高身體的代謝能力,達到瘦身降脂的目的,同時從容迎接酷熱的三伏天。
(一)推薦食材
清熱解暑的食材豐富多樣,在此特別推薦冬瓜、絲瓜、綠豆、蓮藕、黃瓜等。這些食材價格親民,容易獲取,適量食用能夠緩解暑熱;在健脾祛濕方面,可以選擇山藥、薏米、紅豆、茯苓、芡實、蓮子等食材,它們能夠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幫助去除體內濕氣,讓身體更加輕盈自在。另外,應避開油炸油膩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的負擔。
(二)推薦藥膳
1.綠豆湯
(1)原料組成:綠豆50 - 75克,冰糖10 - 15克。
(2)制作方法:將綠豆洗凈后浸泡2 - 3小時,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調味即可。
(3)適宜人群:清熱解暑、利水消腫,適合暑熱煩渴、水腫尿少、咽喉腫痛、口腔潰瘍人群飲用。需要注意的是,綠豆性寒,經常腹瀉、手足欠溫等脾胃虛寒的人,建議搭配陳皮、生姜等溫性食材來中和其寒性。
2.酸梅飲
(1)原料組成:烏梅50克,山楂30克,陳皮10克,甘草5克,冰糖適量。
(2)制作方法:將食材浸泡后煮30分鐘,加入冰糖再煮5分鐘。
(3)適宜人群:清熱解暑、生津止渴,適合口干舌燥、心煩口渴、汗多疲乏人群,特別適合經常戶外運動汗出較多的人群。
3.冬瓜海帶湯
(1)原料組成:冬瓜200克,干海帶30克,鹽少許。
(2)制作方法:將海帶泡發洗凈,冬瓜切片,與海帶一同煮至軟爛,加入鹽調味。
(3)適宜人群:清暑利濕、減脂降壓,適合需要控制體脂的人群,可作為暑期日常飲食搭配。
二、穴位按摩,簡便易行
(一)推薦穴位
1.內關穴
(1)穴位定位:位于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約3橫指),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穴位,力度由輕到重,以局部出現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揉1 - 3分鐘,左右兩側交替進行。按揉內關穴可以緩解心煩胸悶、心悸失眠等癥狀,有助于寧心安神。
2.陰陵泉穴
(1)穴位定位: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處(沿脛骨內側向下推,至最凹陷處)。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每次按揉3 - 5分鐘,每日2 - 3次。此穴位可健脾利濕、通利三焦,能夠改善暑濕困脾所導致的腹脹、便溏、水腫等癥狀;同時本穴也是減肥要穴。
3.豐隆穴
(1)穴位定位: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外緣,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
(2)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持續按壓穴位,或做環形按揉,每次1 - 3分鐘,以局部有沉重酸脹感為佳。此穴位可化痰祛濕、和胃降逆,幫助緩解痰濕阻滯引起的身體困重、食欲不振等癥狀;同時此穴擅長化痰祛濕,是痰濕質(喝水都長胖)人群減肥要穴。
以上穴位,除了日常按揉,也可以采用中藥貼進行穴位敷貼,以通經活絡,健脾化濕,助力減脂瘦身。
(二)拍打“窩窩”
將手臂伸直,掌心向上,用虛掌(手掌微屈,指關節放松)或空拳均勻拍打肘窩、腘窩,力度以皮膚微微發紅、有輕微痛感為宜,每次拍打10 - 15下,左右兩側交替進行,拍打后可飲用300毫升溫水,以幫助身體代謝。此法能夠排毒祛濕、疏通經絡,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有助于通絡減脂。
三、起居運動,順應天時
小暑時節氣溫較高,暑熱傷津耗氣,身體容易倦怠乏力,注意起居有時,順應自然節律:白天建議適當午休小憩,時長30分鐘左右為宜,這樣能保證一整天都神清氣爽。上午11點至下午4點,應盡量避開烈日,減少戶外高強度活動。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曬措施,少量多次地飲用溫開水,隨身攜帶清涼油、風油精等物品。
在高溫天氣里,要合理使用空調和風扇,空調溫度控制在26℃ - 28℃為宜,避免直吹身體,注意呵護陽氣,保護頸、背、腹部等容易受寒的部位。運動可選擇在清晨或傍晚進行,強度適中即可,避免大汗淋漓,推薦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舒緩的運動。同時,運動后要及時補充水分,不宜立即沖涼,更不宜大量飲用冷飲。
春夏養陽,小暑節氣,在清熱解暑的同時,起居上特別要注意呵護陽氣,暖食護陽,樂觀生陽,早睡涵陽,運動通陽,敷貼養陽,藥浴溫陽,陽氣足則代謝加快而有利于減脂瘦身。如此,即便身處盛夏,也能保持輕盈的身姿。掌握好這份“小暑瘦身指南”,守護身心健康,讓生活安泰祥和!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治未病與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 王靖涵 尹慧 金關兵 曾慶佳 歐陽峰松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