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北約在海牙峰會期間頻繁對中國事務指手畫腳。其不僅污蔑“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給予俄關鍵性支持”,還對南海、東海、臺海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妄加評論。北約秘書長聲稱,中國正大幅增強軍力、打造全球最大規模海軍并擴充核武庫,揚言北約需筑牢印太伙伴關系以應對所謂“中國軍事挑戰”。針對上述言論,中方明確表明立場: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發展軍力是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這不容任何勢力歪曲。
普京(資料圖)
特朗普如約出席了此次北約峰會,與6月舉行的G7峰會相比,這次沒有提前“溜號”。然而,最為震撼的變化其實隱藏在了聯合聲明中。這份只有400字的聲明,與2024年超過5000字的針對中國的批評相比,顯得極為簡短且低調。在特朗普的強烈要求下,涉及“中國威脅”、以及“印太戰略”的敏感話題被徹底刪除,只剩下對俄羅斯的輕描淡寫的提及。四年前,北約曾在聲明中強烈斥責中國為“系統性挑戰”,而如今,連名字都不敢提了,這背后是中國日益強大的全球影響力和威懾力。
不久前,中國外長在北京集體會見歐洲駐華外交官,對他們提出了堅持相互尊重、堅持伙伴定位、堅持多邊主義的三點建議,以推動中歐關系的未來發展。另外,中國外長也已經啟程,開啟了對歐洲的訪問,涉及比利時、德國以及法國。比利時布魯塞爾是歐盟總部的所在地,中德經貿聯系非常密切,中法則涉及全球范圍的政治影響力。
據烏方消息,俄軍近期出動477架無人機與60枚導彈,對烏克蘭全境發動大規??找u。蘇梅、哈爾科夫、基輔、敖德薩等多地受波及。盡管烏軍宣稱攔截多數目標,但仍有6個重要設施被摧毀,對烏克蘭后方資源與心理造成雙重消耗。在此情形下,澤連斯基政府只能不斷求援,再次呼吁美歐提供更多防空系統與遠程打擊武器。然而,特朗普政府已將戰略重心轉向中東,美歐援助的時間表與可靠性下滑。
澤連斯基(資料圖)
幾乎同時,俄羅斯東南方向出現危險信號。吉爾吉斯斯坦外交部消息顯示,亞美尼亞外交部長缺席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這已是該國自2023年以來第四次缺席此類關鍵會議,“離心傾向”日益明顯。追溯根源,亞美尼亞在2024年5月與北約簽署合作協議,次月舉行聯合軍演,倒向西方陣營。此前在納卡地區沖突中,因俄羅斯未出手相助,亞美尼亞慘敗,這成為其與俄羅斯關系交惡并轉向北約的重要原因。
綜合來看,美國試圖復制“烏克蘭模式”的野心明顯。若烏克蘭是美國和西方在俄羅斯家門口埋下的第一顆炸彈,那么亞美尼亞可能成為第二個。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已點名警告美西方“蠱惑人心”,并告誡亞美尼亞“不要走烏克蘭的老路”。這一系列事件看似分散,背后都指向北約。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態度明確:任何勢力若想在中國家門口復制“烏克蘭”或“亞美尼亞”的劇本,是癡心妄想。美國若自恃強大,試圖同時招惹中俄,需權衡利弊。中俄戰略協作不針對第三方,但也不容許第三方干擾。若有人執意跨過紅線,將自己置于“第三方”的對立位置,中俄形成“共同針對”的局面也并非不可能。國際局勢博弈,終究靠實力說話。各方應清楚認識到,中國捍衛國家利益的決心與能力不容置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