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府谷縣積極構建“人防+技防+物防”協同體系,將科技創新融入防汛工作全鏈條,著力打造智能化防汛“安全網”,為平安度汛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進入汛期以來,府谷縣水利局工作人員張明騫每天帶著無人機,對全縣范圍內的庫壩與河道展開巡查。無人機航測技術成為防汛的“利器”,它能精準、高效地收集工情、水情等關鍵信息,極大提升了抗洪搶險技術支撐的靈活性與安全性,有效彌補了人工巡查的不足。一旦發現河道淤堵、堤壩裂縫等險情,工作人員可快速研判并提出防御方案,及時處置隱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府谷鎮后河川水庫,由于其地處城區附近,堤壩兩側有居民居住,因此,府谷縣水利局在庫壩設立自動監測站點、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工作人員王文艷介紹,監控設備具備智能預警功能,若發現人員靠近庫壩逗留,會自動發出警告驅離;一旦出現水位上漲、庫壩滲水或松動現象,指揮中心也能第一時間察覺并作出預警處理。依托覆蓋城鄉的自動監測站點與智慧水利平臺,府谷縣實現了雨情、水情、旱情的精準、滾動監測預報,并通過手機短信、即時通信工具、無線預警廣播等多渠道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確保預警直達基層責任人和群眾,為提前轉移避險和科學調度爭取寶貴時間。
府谷縣境內有“一河五川”,地形復雜,山洪易發。針對這一特點,該縣投入專項資金200余萬元,在河道、山溝等關鍵點位建成20處水位視頻監測站,配備雷達水位計、視頻監控等設備,實時采集水位流量數據,并借助物聯網技術直傳縣指揮中心,實現24小時水情動態監測,做到提前預防、精準研判。
與此同時,府谷縣積極構建“監測預警、體制機制、制度保障”三位一體防御體系,制定防御河道洪水、山洪災害等專項預案55個,對河道、堤壩、水庫開展巡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普及防災知識,發放防汛知識手冊5000余份,還儲備了充足的防汛物資,全方位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府谷縣水利局水旱災害防治中心主任朱永厚表示,下一步,該縣將高位推動防汛工作,下好“先手棋”,持續優化監測預警體系,以高度的責任感嚴陣以待,“以萬全準備應對萬一可能,以萬全之策確保萬無一失”,全力筑牢水旱災害防線,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力量。
文/張占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