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援引俄羅斯媒體3日報道,已被證實陣亡的俄海軍副總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事發時所在指揮部遭到敵方導彈攻擊。俄《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報道說,位于庫爾斯克州邊境城鎮科列涅沃的俄海軍陸戰隊某戰地指揮部遭到至少4枚敵方導彈攻擊,古德科夫當時正在指揮崗位上。據俄連塔網報道,烏克蘭的無線電偵察人員可能獲悉了上述指揮部的位置,俄軍駐地內可能有敵方間諜。目前,上述報道尚未得到俄官方證實。
俄海軍副總司令米哈伊爾·古德科夫(資料圖)
先說說這位米哈伊爾·古德科夫。1983年出生,算是個80后,畢業于新西伯利亞高等軍事指揮學校,軍旅生涯挺亮眼。早年在基輔戰役和頓巴斯地區打過仗,2023年還因為帶兵有方、紀律嚴明拿了個“俄羅斯聯邦英雄”的稱號,風頭正勁。不過,他也不是沒爭議,他手下的第155旅在烏克蘭的行動被指控涉及戰爭罪行,雖然俄羅斯官方死不承認,但外界的議論一直沒停過。
這是迄今為止第12名俄軍高階將領遭到烏軍斬首,俄軍將領屢次遭遇不測卻又屢次魯莽行事,在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場上,堅持落后過時的指揮風格和作戰習慣,結果就是俄軍在占盡戰場優勢的情況下,依舊頻繁損失大批中高級將領,堪稱現代化、信息化戰爭的一個“奇觀”。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對面也發生了不止一次。今年4月,當烏克蘭軍隊在蘇梅州立大學舉行集會時,遭到兩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打擊。被視為烏克蘭高等炮兵技術人才,也是僅有的兩個火箭炮旅之一的第27火箭炮旅(主要裝備的就是“海馬斯”)旅長尤里·尤拉上校,當場陣亡。7月,由澤連斯基親口證實,烏克蘭第110機械步兵旅指揮部,也遭兩枚“伊斯坎德爾-M”突襲,造成包括旅長謝爾蓋·扎哈列維奇上校在內的10多人陣亡。
俄烏沖突(資料圖)
縱觀三年多的俄烏沖突,普京是發起戰爭的時候魄力滿滿,但打起來之后魄力減半。這就是俄軍打得如此“拉胯”的根本原因。俄軍的作戰行動,除了開戰初期的馬里烏波爾戰役像一場戰役決戰之外,后續的作戰幾乎是一場全線小打小鬧的“分隊級消耗戰”。盡管烏克蘭的背后,有著美西方國家的強力支持,但他們并沒有公開下場參戰。俄羅斯打成這樣的消耗戰,絕非強國針對弱國該有的戰略。
俄羅斯吃了這么大的虧,肯定要找回顏面。果不其然,據央視新聞7月消息稱,烏克蘭空軍報告,俄軍從多地發射了539架無人機和大批導彈發起打擊行動。烏克蘭空軍表示,俄軍此次重點打擊目標是烏克蘭首都基輔。打擊一直持續,烏克蘭防空導彈部隊、烏克蘭電子作戰部隊和空軍出動攔截,一共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攔下了478個來襲目標,包括2枚導彈和476架無人機。
俄烏沖突(資料圖)
與此同時,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已緊急動員兵力,2025年上半年俄軍新增21萬合同兵和1.8萬志愿兵,為大規模反撲蓄力。這還沒完,目前,烏克蘭情報總局截獲絕密文件顯示,朝鮮計劃向俄增派2.5萬-3萬名精銳士兵,預計7月底前就會完成部署,屆時將夠前線烏軍“喝一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