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今年以來,插混已然成為新能源市場增速最快的賽道。數據顯示,2025年1-5月,插混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純電,累計銷量同比增長62%,成為行業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
對于車企而言,這一趨勢不僅是對技術路線的一場檢驗,更是一次產品力與用戶需求是否對位的考驗。誰能真正理解并滿足主流人群對插混產品的需求,誰就更有可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7月4日,領克帶來了自己的答案,旗下首款中大型電混轎車10 EM-P正式亮相。作為搭載最新一代EM-P智能電混系統的全新車型,10 EM-P不僅標配雙電機四驅與激光雷達,更成為業內首款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的轎車,也是首次將一系列高端配置整體下放至20萬元級主流市場的車型。
對領克而言,這不僅是一次全新產品的亮相,更是其持續進化能力的集中呈現。既體現在動力性能、智能配置等“顯性指標”上,更體現在其技術研發深度與品牌發展戰略的可成長性上。
“起步即四驅”,打造“可掌握”的“高性能”
在插混市場競品林立的當下,領克10 EM-P究竟勝算幾何?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20萬級價格區間,以“高性能”為核心產品點的純電產品眾多,且都贏得了市場的高度關注。然而,在相同價位的插混領域,能夠真正達到高性能的產品卻寥寥無幾。這也為“性能玩家”出身的領克創造了破局的契機。
而對于“高性能”的定義,領克顯然有著自己的理解邏輯。與多數車企追求加速成績和馬力數字不同,領克認為“高性能”更需要建立在可控、穩定與安全的基礎上。
據悉,領克10 EM-P搭載的四驅系統,能夠有效應對南方潮濕路面或北方冰雪復雜路況,極大提升了起步抓地力與整車穩定性。相比于傳統豪華品牌如奔馳E級(參數丨圖片)、寶馬5系和奧迪A6L等僅在高配車型上才配備四驅系統,領克10 EM-P更是直接將四驅打造成全系標配,讓用戶在任何路況下都能享受越級的駕駛穩定性。
在很多用戶認知中,四驅往往與高油耗掛鉤。針對這一痛點,領克也找到了四驅和省油中間的最優解。在新車型的后橋上搭載了一臺90kW的P4異步電機,使其成為同級轎車中首次搭載混動異步電機的車型。該電機與由P1、P3和三檔變速箱構成的DHT Evo混動電驅組成了黃金動力組合。其中,P4電機響應速度僅為10ms,能夠“無感”切換四驅模式,顯著降低能耗。這種動力組合讓領克10 EM-P在性能和經濟性之間達到完美平衡,其百公里加速最快可達5.1秒,虧電油耗低至4.2L/100km,成為目前市面上能耗最低的四驅轎車。
更為關鍵的是,領克將自家擅長的“賽道基因”也帶入了10 EM-P的駕控調校中。該車型依托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構打造,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并全系標配液壓可變阻尼系統,面對不同路況可實現動態調節,全面提升整車操控性、舒適性及安全性。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當前的插混市場上并不缺一款各項表現處于平均分水平的“水桶車”,但卻少有一臺能夠在性能維度深耕的誠意之作。領克10 EM-P或許并不像一臺傳統意義上的家用混動轎車,卻更像是想成為這一領域最能打、最好玩、最有特色的一款產品。
“專業電混”必須配“專用電芯”
當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更為快速的方式切入插混賽道時,技術路線的分野也愈發明顯:有的車企通過“油改電”倉促入局,有的車企則以縮小純電電池直接“攢”出混動系統。這種策略固然能在短期內推出產品,但帶來的往往是用戶體驗上的巨大妥協——換擋頓挫感明顯、電池性能衰減快、可靠性難以保障等問題也被長期詬病。
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純電車型,插混車型對電池在溫度適應性、充放電穩定性及循環壽命等方面的要求更高。這就決定了混動車所需要的不僅是一塊“能用的電池”,而是一塊專為電混系統場景深度定制、精準打磨的“專用電芯”。
對此,領克10 EM-P首搭吉利控股集團推出的首款電混專用電芯。其搭載38.2kWh的金磚電池,可以實現240km的純電續航里程。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套專用電芯在電量不足狀態下的表現同樣出色。在虧電狀態下,其內阻降低了51.4%,即使剩余電量僅有20%,依然可以維持穩定的全功率放電輸出。在充電速度上,該電池可以做到從30%快充到80%,只需要14.4分鐘。并且,電芯滿充滿放的循環壽命更是高達了4,500次,達到了混動領域的一流水準。
在安全性層面,這款電芯顯現出“軍工級”實力。并且已率先滿足即將實施的新國標安全標準,通過了8針同刺、子彈穿透等嚴苛測試,確保在滿電狀態下依舊能夠實現“不冒煙、不起火、不爆炸”的極限安全防護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領克10 EM-P搭載的電池還有一定的“自愈能力”,這正是因為其具備自研SEI膜自修復技術。據業內人士介紹,SEI膜裂化是動力電池壽命失效的主要原因。而該車型搭載的電池通過凝膠態緩沖層與特制粘結劑等“黑科技”,使其循環壽命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20%。
在混動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期的今天,市場已不再滿足于“堆配置、拼速度”的初級打法。誰能真正解決插混核心部件的底層優化問題,誰才真正握有下一階段的競爭入場券,而10 EM-P展示的正是領克向技術深水區邁進的戰略姿態。
領克“向寬”,是一種體系能力的外溢
無論是新車型的到來,還是EM-P智能電混系統的持續演進,都傳遞出一個清晰信號:領克“向寬”的拓寬不僅表現為銷量數據提升或產品矩陣擴充,更體現在技術發展方向的深入和品牌價值的持續躍升。在領克10 EM-P上,其將這種“向寬”定義為“操控不將就”、“安全不妥協”、“智能不設限”。
可以說,“向寬”已不再是一種簡單的市場策略,更是領克技術體系能力外溢的自然結果。領克的每一項創新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依托于吉利集團的多維度優勢,涵蓋頂層研發架構、軟硬件開發平臺、全球協同供應鏈整合能力以及用戶運營系統等維度的全面支撐。
在新車亮相之前,領克還邀請全國多家專業媒體走進吉利新能源試驗中心。這一中心被視為目前國內最先進、測試能力最全面的新能源動力總成實驗基地。該試驗中心能夠通過模擬更加極端的自然環境、持續的軟件機械測試以及更加精準的測試數據,為整車道路測試提供全方位及更精準的數據支持,保證產品研發的可靠性并提高產品研發效率。正是這種硬核驗證體系,確保了領克每一款產品能夠擁有全氣候、全路況、全工況的性能穩定性與耐久保障。
也正是這種以系統能力為底座、以技術定義邊界的造車方式,使得領克在激烈競爭中保持了獨特性與穩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領克也交出了一份格外亮眼的“銷量答卷”,領克品牌全系累計銷量154,137臺,同比增長超22.3%。這不僅是市場對其產品力的回應,也為其持續“向寬”提供了更強的底氣與信心。
由此可見,領克10 EM-P的到來,既是領克對混動市場趨勢的精準響應,也是其體系化造車能力的再一次集中爆發,也將助力其加速駛向更為寬廣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