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提籃橋監獄里,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握著一封特殊的信。這封信是昔日好友聯名寫的,表達的意思簡單清晰:只要寫個認罪書,就可以重獲自由。
換作任何人,這都是天大的好事,可陳璧君卻拒絕了,為什么放棄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1949年秋天,北京正在開政協會議,會議間隙,宋慶齡和何香凝找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想為好友陳璧君求情。
她們認為,雖然汪精衛干了很多壞事,但他妻子并不是主謀,現在身體又不好,可否網開一面。毛主席給了一個相當寬容的答復,說只要陳璧君寫個認罪聲明,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特赦她。
這話一出,兩人馬上就寫了封信,寄到了陳璧君那里,可這女人可是有著死也不認錯的倔脾氣。陳璧君看完信,最后提筆給了很不客氣的回復,說大家都認為他們夫妻二人是漢奸,但他們根本沒有賣國,蔣介石才是賣國賊,她寧愿在這監獄里待到死。
看起來,陳璧君還是對自己的帥氣丈夫念念不忘、傾心支持。1891年,她出生在馬來西亞一個富商家庭。爸爸做橡膠生意,媽媽出身是廣州的書香門第。
15歲時,陳璧君進了當地的璧如女校,就在這時候,孫中山從日本跑到馬來西亞搞革命,建立了同盟會分會。
年輕的陳璧君一聽說革命,非常積極,很快就成了組織里最年輕的成員之一。在同盟會的報紙上,陳璧君經常看到一個叫“精衛”的人寫的文章,文筆犀利,觀點鮮明,看得她心潮澎湃,心想這個人一定很厲害,要是能見見就好了。
心中有意,有人便牽線搭橋了,通過分會會長的介紹,陳璧君見到了心儀已久的汪精衛本人,形象氣質頗佳,十分帥氣。這一見面,陳璧君更心動了,從1910年開始“倒追”,主動向男方表白了。
1912年初,兩人在上海結婚,這份愛情既成就了陳璧君,也最終害了她。孫中山去世后,汪精衛當上了國民政府主席,她成了風光無限的“第一夫人”,好日子沒過多久,蔣介石在浙江財閥的支持下,把汪精衛踢了下來。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汪精衛夫婦決定投靠日本人,走所謂的“曲線救國”路線。1938年,他們從河內逃到上海,1940年3月,汪偽政府在南京成立。表面上看,作為妻子的她又風光了,但實際上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1944年,汪精衛在日本病逝,第二年8月,日本投降,沒有了靠山的陳璧君被軍統抓起來,關進了監獄。1946年,江蘇高等法院對她進行公審,市民都跑去看熱鬧。在法庭上,她還是那個脾氣,和檢察官對著干,被判了無期徒刑。
1949年解放后,陳璧君被轉到了上海的監獄,拒絕了好友們的善意來信后,在監獄里保持了“刺頭”風格。管教干部讓陳璧君寫思想匯報,她寫了2萬多字的《自白書》,結果從頭到尾都在吹自己的革命史,加入同盟會、為革命捐錢等等,一點認罪的意思都沒有。
1957年以后,陳璧君的身體越來越差,心臟病、高血壓……三天兩頭住院。兩年后,各種毛病一起發作,還并發了大葉性肺炎。最終,陳璧君因為肺炎引起心力衰竭,死在了上海提籃橋監獄醫院,終年67歲。
陳璧君在上海沒有親人,尸體是由兒媳的弟弟收殮的,骨灰先送到廣州,第二年由她在香港的子女派人認領,最后她的骨灰被撒進了香港附近的大海里。
陳璧君的一生很復雜。說她是惡人,確實做過漢奸;說她是好人,她早年確實為革命出過力。陳璧君有著致命的弱點,出身富貴,卻是個完完全全的“戀愛腦”,忘記了什么是正義,賣國是行徑是洗不白的。
參考資料《環球網——汪精衛妻子拒絕毛澤東特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