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想想曾經的娛樂圈,只有觀眾和粉絲喜歡,那這位藝人才能在娛樂圈中有一席之地,才能憑借自己的才藝混一口飯吃,現如今的娛樂圈卻大變樣,不僅有些人連長相都不出眾,甚至翻遍全身都拿不出什么拿手的才藝,簡直是樣樣不精通。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一些明星也探破了全新的賺錢路線,一些已經“過氣”的明星憑借自己僅有的一些人氣開起了“割韭菜”之旅,有的研發了自己的產品利用粉絲的喜愛獲取高利潤回報,而有些人選擇直播帶貨,完全將“撈錢”擺在了明面上!
“不老神藥”和“發臭火鍋”
說到娛樂圈的不老神話,林志穎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這位1974年出生于臺灣的明星,在90年代初期,他憑借《十七歲的雨季》一曲成名,成為無數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
隨后在《絕代雙驕》《天龍八部》等經典劇集中的精彩表現,更是將他推向了事業巔峰,即便年過四十,他那張娃娃臉依然青春洋溢,被公眾們稱為“不老男神”。
然而在2018年,林志穎突然高調推出自創品牌的“膠原蛋白精華液”,并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宣傳。
他聲稱這款產品是自己保持年輕的秘訣,背后還有強大的科研團隊支持,憑借他本身巨大的明星效應,這款售價高達1080元/50ml的產品一經推出就被搶購一空,僅此一項就為他帶來了400萬元的利潤。
然而好景不長,消費者和粉絲很快發現這款“神藥”效果平平,更令人沒想到的是這款產品每瓶的實際成本僅僅只有4元左右,也就是說一瓶的利潤就有一千多塊!
這場鬧劇讓林志穎的“不老神話”蒙上了陰影,如今已經51歲的他,似乎已經收斂了商業野心,不再涉足此類爭議性產品了。
另一位因跑男走紅的鄭愷,則選擇了餐飲創業這條路,在2020年7月時他與妻子苗苗高調亮相自創火鍋品牌“火鳳祥”的開業儀式,但開業不久后,火鳳祥就陷入了抄襲風波。
火鳳祥的整體裝修風格被曝涉嫌剽竊其他品牌,鄭愷對此迅速道歉并與受害店家達成和解,算是暫時平息了這場風波。
但是更嚴重的問題還在后面,后來有媒體曝光該店后廚存在著嚴重衛生問題,火鳳祥的店中使用著變質食材,甚至還重復利用配菜等嚴重的衛生問題。
然而面對輿論壓力,鄭愷起初保持沉默,甚至曬出奢華晚餐照片,對此不少消費者十分憤怒,沒想到幾天后最終他選擇退出了股東行列,這一舉動對消費者和粉絲來說無疑就是“割完韭菜就跑”。
高價“廉價”衣服和帶貨直播
歐陽娜娜的自創品牌“nabi”上市后,昂貴的定價立馬便引發了熱議,這位00后女藝人因出演《北京愛情故事》走紅,2020年時她推出了自己主打家居用品的生活品牌“云朵膠囊”。
她聲稱花費三年精心挑選面料,但產品的售價卻讓大眾和粉絲吃驚:浴袍988元、眼罩148元、一雙襪子168元,且設計極為簡單,基本上都是純白。
更讓人失望的是藝人嘴上說著是精心打造三年的產品,卻被人發現面料使用卻是86%廉價滌綸,成本僅僅只需60元,而且穿起來體驗很差,一點都不舒服。
但是面對輿論風波歐陽娜娜始終未作回應,品牌最終爭議滿滿在2022年時倒閉了,她隨后轉向音樂事業想要回歸自己的主業,但“割韭菜”的負面形象已經難以擺脫了。
賈乃亮轉型直播帶貨后也陷入了爭議,他曾在直播中表示工作辛苦,每天要播近十小時,且對自己的直播帶貨選品把控非常嚴格,但有消費者反映在直播間購買的烤腸中發現了雞毛。
讓人失望的是賈乃亮團隊對此事一直都保持著沉默,并且他推薦的化妝品被懷疑是假貨,消費者通過對比發現與專柜正品存在明顯差異。
最近他還自曝自己的公司四年虧損了30億,如此大的資金流不由得讓公眾懷疑他是否在稅務方面有什么問題,比如偷稅漏稅。
在618大促期間,他瘋狂開啟了直播帶貨,甚至前來他直播間做客的演員龔俊,在看了他的直播銷售額后都感到十分震驚。
明星“割韭菜”亂象需整治
明星作為公眾人物,理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與其絞盡腦汁“割韭菜”“撈錢”,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專業能力上,只有靠真才實學贏得觀眾喜愛,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最典型的“割韭菜”方式比如天價演唱會門票、限量版周邊產品、付費粉絲見面會等,一些明星團隊通過底層市場調查粉絲心理,故意制造稀缺性以此來誘導粉絲瘋狂消費,達到“撈錢”的效果。
部分明星團隊還利用粉絲的盲目崇拜心理,設置各種付費打榜、投票機制,有粉絲為了給偶像“沖數據”,甚至花費上萬元購買虛擬的禮物,更嚴重的是一些未成年粉絲因為盲目跟風行為,甚至挪用自己的學費、乃至于借貸也要去追星。
更有甚者將粉絲視為提款機,完全不管不顧及任何自己應當負責的社會責任,他們的經紀公司更是推波助瀾,把“割韭菜”當成主要賺錢的模式,不停地用此方式討要粉絲的錢。
整治“割韭菜”亂象需要多方一起合作合力管制,監管部門要出臺具體措施,規范明星商業行為,比如限制演唱會門票溢價幅度,禁止設置誘導性付費項目等等之類的。
平臺方也要承擔主體責任,杜絕數據造假和惡意營銷,同時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正確引導,幫助他們樹立理性的消費觀,這樣才能改善“追星”方面的良好風氣。
結語
有很多粉絲往往會因為明星光環買單,這正是要藝人擔當起自己責任的時刻,不要辜負粉絲和喜愛你的公眾的信任,嚴格對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把控好,不能因為“賺快錢”心理失去信任你的粉絲,更嚴重甚至會被因此封殺。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