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基層減負工作部署,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眉山市彭山區公義鎮從破局、固本和提效三個維度發力,有效推動鎮村一級“輕車壯馬”,繪就了“權責清、隊伍壯、眾人上”的基層治理新圖景。
公義鎮和美鄉村場景。
制度破局,化繁從簡“輕車”前行,構建權責清晰的治理體系。公義鎮黨委牽頭,以“重構權責”為抓手,實施“清單定責,牌子瘦身,報表減負”三步走策略,通過細化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嚴格落實村(社區)準入事項,明確依法履職事項40余項、協助辦理事項60余項、工作負面事項7項,全面理清區鎮權責關系。堅持“清理與規范并重”,全覆蓋開展村級組織機制牌子和“萬能章”治理回頭看行動,清理規范標30余個,清理不由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3項,切實為基層減負增效;全域開展市級基層報表通試點和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工作,收集上報鎮、村(社區)報表200余個,整改清理同質化、低效率微信工作群,初步實現工作機制精簡高效。
強基固本,精培優才“壯馬”賦能,夯實基層治理人才隊伍根基。公義鎮以“紅色引擎”貫通基層治理全鏈條,通過“頭雁方陣”筑基工程建立村級后備人才“選育管用”閉環機制,黨組織主導實施“三年蓄水”計劃,儲備書記梯隊18人、村級骨干29名,實現治理人才“源頭活水”持續充盈。筑牢“素能提升”強鏈工程,組織激勵年輕干部擔當作為“十大行動”、村級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升行動,開展專題研訓7場、對外學習交流4次,確?;鶎雨犖椤皽p負不減戰斗力”。創新“多元共治”聚力工程整合黨員先鋒、社工骨干、鄉賢五老、志愿隊伍等“紅色力量”孵化培育志愿服務隊伍30余支,本土培養助理社會工作師11名,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治理生態。
駐村干部與農戶交流水稻種植。
聚力提效,“車馬”并驅合力提效,打開多元協同治理新格局。全面深化“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整合行政執法、應急管理、生態環保等17名常駐(派駐)力量組建“綜合執法矩陣”,有效提升全鎮執法效能。調優領導班子,下沉機關干部70余名,形成機關干部駐村包組體系,構建“鎮村組”三級聯動指揮鏈,實現治理力量直達村組末梢。橫向聯動,整合資源合力,聯合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等10余家單位,聚焦基層治理、集體經濟、文旅融合、人才培養等方面組建實踐基地,實現資源共享、難題共解、服務共推,營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文/圖 范鵬榆、莫蕊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