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中六君,寶寶患先天性腎積水,醫生說要做手術,但好擔心孩子小小的就留下長長的疤痕,這可怎么辦?
當新手爸媽拿到寶寶的體檢報告
看到“腎積水”幾個字時
往往會心頭一緊
其實
小兒腎積水大多并非絕癥
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
先天性腎盂輸尿管連接部梗阻
也就是常說的UPJO
今天
我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鄧高燕主任醫師來和大家聊聊
這個讓不少家長揪心的問題
以及目前主流的手術方式
什么是UPJO?
簡單來說,腎盂和輸尿管就像腎臟連接膀胱的“輸水管道”,而UPJO就像是這兩段管道的連接口出了問題——可能是天生狹窄,也可能是有異常組織牽拉,導致尿液無法順暢從腎盂排到輸尿管,就像堵住的下水道。
尿液長期積在腎盂里,會讓腎盂和腎盞像吹氣球一樣慢慢擴大,時間久了,周圍的腎實質會被“擠”得越來越薄,嚴重時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好在這種問題是先天性的,早發現、早治療大多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如何治療?
目前,離斷式腎盂輸尿管成形術是治療這種問題的“金標準”,簡單說就是通過手術把梗阻的部位切斷,重新接好,讓尿液能順暢流通。根據手術方式的不同,主要有這幾種選擇:
※ 開放手術:這是傳統的手術方式,需要在腰部或腹部切開3-5厘米的傷口,醫生直接在肉眼下操作。優點是技術成熟,適合各種復雜情況。
※ 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手術,只需在腹部打3個直徑約0.5公分的小孔,通過器械完成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是它的明顯優勢。
※ 單孔腹腔鏡手術:更隱蔽的微創方式,所有操作都通過臍部的一個小孔完成,愈合后幾乎看不出疤痕,對在意美觀的家長來說很友好。
※ 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手術:借助先進的機器人系統,醫生可以獲得放大10倍的清晰視野,操作更精準,創傷也更小,尤其適合精細的重建手術。
鄧高燕表示,無論哪種手術方式,核心目的都是解除梗阻、保護腎臟功能。具體選擇哪種,醫生會根據寶寶的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綜合判斷。
家長們不用過于焦慮,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這類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都在不斷提高,多數寶寶術后都能像正常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本文指導專家
小兒外科 鄧高燕 主任醫師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六院小兒外科副主任。
學術任職:太平洋地區小兒外科醫師學會會員、廣東省醫師協會小兒外科分會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小兒外科分會常委、廣東省臨床醫學學會青春期健康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常務委員、廣東省保健協會小兒泌尿生殖分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療事故鑒定專家等。
醫療專長:從事小兒外科工作二十余年,熟練掌握小兒顱腦、頭頸外科、胃腸、肝膽、泌尿診治,開展腹腔鏡技術、單孔腹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對先天性巨結腸、膽總管囊腫、腹腔腫瘤、腎積水、尿道下裂、隱睪、腦積水、脊膜膨出、面頸部腫瘤的診治有豐富的經驗。國內最早實施經頭發或者腋窩腔鏡下切除小兒面頸部腫瘤手術;全球首創的結腸瓣膜成形術治療短腸綜合征,即將應用于臨床。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周六上午(金融城院區);
周四下午(知識城院區);
周日下午、周一上午(粵西醫院)
責任編輯:劉山青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樂虞瑩
終審:李文敏
審定發布:李漢榮
內容來源:中山六院
合作科室:健康教育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