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1日證實,美國暫停對烏克蘭的部分軍援。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國際社會掀起軒然大波,也讓持續已久的俄烏沖突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美國此前一直是烏克蘭軍事援助的主要提供者。在俄烏沖突持續的三年多時間里,美國向烏克蘭輸送了大量武器裝備,從各類先進導彈到火炮系統等,據估算花費已達上千億美元。但如今,美國卻突然暫停對烏部分軍援。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稱,五角大樓在審查全球軍事援助后,“決定將美國利益放在首位” 。有美國媒體報道,被叫停的軍援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155毫米高爆榴彈炮炮彈以及“獄火”導彈等關鍵裝備。
面對美國的這一決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心急如焚。此前,澤連斯基為爭取美國援助,多次與特朗普會晤。在雙方首次見面時,氣氛緊張激烈,兩人甚至當眾爭吵,烏克蘭團隊被“趕出”白宮,會晤不歡而散。此后,澤連斯基調整策略,試圖以礦產協議等利益作為交換,期望說服美國繼續軍援。在北約峰會上,雙方會談后都給予較高評價,看似在軍援等問題上取得進展。但現實卻給了澤連斯基沉重一擊,美國依舊暫停了部分軍援。
澤連斯基(資料圖)
3日,澤連斯基在丹麥訪問時表示,可能在接下來幾天內同特朗普通話。他迫切希望通過與特朗普的直接溝通,扭轉美國對烏援助的態度,獲得更多軍事支持。但特朗普在與普京通話后,于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稱,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很多武器,也正在與烏方合作,同時批評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軍援“掏空了我們整個國家”,強調美國為烏克蘭提供幫助的前提是“確保我們自己擁有足夠的武器” 。從特朗普的表態來看,澤連斯基的求援之路困難重重,美國短期內恢復對烏大規模軍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特朗普上臺后,對俄烏沖突的態度經歷了顯著變化。起初,特朗普試圖繞過歐洲,直接與普京對談,推動俄烏停火。他多次和普京通話,在今年1月出任總統后與普京的多數通話都對外傳遞出積極信號。特朗普曾承諾“24小時解決烏克蘭危機”,試圖打造“和平使者”人設。但隨著時間推移,俄烏沖突不僅沒有如他所愿快速結束,反而持續膠著。
特朗普政府對俄羅斯相對溫和的政策并未收獲預期效果。俄羅斯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堅定,克里姆林宮新聞發言人表示,俄羅斯必須“將自身國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俄羅斯高級官員也表明普京準備實現和平,“但不會不惜一切代價” 。盡管特朗普積極斡旋,但俄羅斯在戰場上的行動并未因他的“外交努力”而停止,烏克蘭東北部蘇梅地區,俄羅斯集結5萬多名士兵,準備發動新的大規模攻勢。
歐洲方面的態度也給特朗普帶來壓力。與拜登執政時不同,近期歐洲站在“挺烏抗俄”最前線,甚至不惜與美國公開唱反調。5月20日,歐盟和英國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重點打擊俄羅斯“影子艦隊”。德國總理默茨表示,英、法、德三國已解除使用歐洲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本土的限制。在特朗普對俄政策未產生明顯效果時,歐洲更加堅決地執行強硬對俄路線,這讓特朗普不得不重新審視對俄策略。
普京和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內政治壓力也是重要因素。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喊出“24小時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口號,贏得了部分支持者。但就任總統后,他對解決俄烏問題的時間表一改再改,從“24小時”到“百天”,后來干脆不再提及具體期限。難以推動俄烏停火和有效和談,對特朗普打造“和平使者”人設構成挑戰。此外,美國內部在俄烏問題上立場差異加大,近日,美國81名參議員共同提出“制裁俄羅斯法案”,由共和黨和民主黨聯合起草,提議對俄羅斯采取更強硬的制裁舉措。如果特朗普繼續奉行此前對俄策略,將面臨更大國內甚至黨內壓力。
在美對烏政策轉變的背景下,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的態勢似乎更為有利。7月3日,普京與特朗普進行了約一小時的通話,克里姆林宮外交顧問尤里·烏沙科夫稱這是一次“坦誠”的會談。普京在通話中表示,俄羅斯“繼續尋求通過政治和談判解決”與烏克蘭的沖突,同時“強調俄方希望繼續”在伊斯坦布爾開始的“談判進程”,但“俄羅斯不會放棄自身目標” 。
在軍事上,俄羅斯在前線保持著強大的攻勢。俄軍對基輔和其他城市發動大規模攻擊,動用導彈和300多架無人機,持續11小時,造成一定傷亡和損失。這一行動可能是對烏克蘭襲擊庫爾斯克州,導致俄羅斯海軍一位副司令和數十名高官喪生的報復。俄羅斯通過軍事行動,不僅在戰場上占據主動,也向外界展示其堅定立場。
經濟方面,美國開始解除對俄羅斯的部分制裁,俄羅斯央行行長透露,之前因俄烏沖突被凍結的資產已有50%解禁,剩余部分未來也將加速解禁進程。特朗普發布的解禁令放開了俄羅斯在民用核能領域的交易通道,俄羅斯國家清算中心也在解禁名單中。這些舉措將促進俄羅斯本土經濟恢復,西方資本有望重新進入俄羅斯市場,對俄羅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美國防長(資料圖)
在外交上,普京將俄美關系視為多維度戰略問題,烏克蘭問題只是其中一部分。他積極與特朗普溝通,同時堅持自身立場,在與美國的博弈中掌握了一定主動權。俄羅斯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并未因沖突而削弱,反而在一些方面得到提升。
美國暫停對烏克蘭部分軍援,澤連斯基求援前景黯淡,特朗普對俄烏沖突態度180度大轉變,而俄羅斯在普京領導下,在軍事、經濟和外交等方面似乎都處于有利地位。但俄烏沖突的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國際社會將持續關注各方動態,期待沖突能夠早日通過和平談判得到妥善解決。畢竟,長期的沖突給俄烏雙方及整個國際社會都帶來了巨大傷痛和損失,和平才是眾望所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