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地剛熬過40℃高溫,農民和戶外工人們最關心:這熱啥時候能松松勁?7月6日是本輪高溫“最兇”那天。南京、揚州、徐州等地最高溫沖過40℃。
六合國家站逼近41℃,破了7月上旬歷史紀錄。夜里也沒涼快,最低溫27到30℃,24小時“蒸桑拿”。省疾控中心數據扎心:6月以來中暑就診人數比往年多40%。
其中熱射病占15%,戶外干活的人最遭罪。
熱成這樣,啥時候能緩?省氣象臺說了,高溫退散分三波。第一波,后天。
蘇南無錫、蘇州、常州先降溫。臺風“丹娜絲”外圍云系來幫忙,多云轉陣雨。
最高溫從40℃降到35到37℃。淮河以北徐州、宿遷還熱,但濕度降了點。
第二波,7月9到10日。
全省高溫大撤退。
沿江和蘇南雨更多,最高溫30到35℃。
就徐州、泰州局部可能還有37℃。風也大了,4到6級陣風7級,能吹走點熱氣。第三波,7月10日后。
極端40℃基本沒影了。
副高減弱東撤,雷陣雨變多。7月中旬平均氣溫比常年高點,但高溫天少一半以上。這熱為啥突然要退?
有三個“降溫幫手”。一是臺風“丹娜絲”北上,外圍暖濕氣流和副高邊緣冷空氣撞上,觸發降雨。
二是東亞夏季風偏強,東邊海風帶著水汽來,風大了,熱量散得快。
南京、揚州風速比之前快2到3米/秒,體感能降3到5℃。三是雨和風讓水泥地、柏油路沒那么能“存熱”。
蘇州工業園區地表溫度從52℃降到38℃,熱島效應弱了四成。熱歸熱,咱應對得也挺實在。
電力負荷7月3日沖到1.65億千瓦,創了新高。
跨省調電、新線路啟用,沒讓一家停電。高溫津貼每人每月300元,6到9月發。勞動監察查了127家企業,發了2.
3億津貼。醫院開了中暑綠色通道,社區網格員每2小時看一次獨居老人。
農民兄弟更不容易。農業農村部門調了2914萬畝次水,教水稻“晨灌夜排”。
玉米、大豆噴灌補墑,成苗率提到92%。魚塘水位漲了0.3米,95%用了增氧機。
省農科院的新技術讓魚塘溶氧夠,浮頭泛塘少了七成。
城里也有招。地鐵、人防工程開了1200多個納涼點,有直飲水和急救包。南京夫子廟裝了噴霧降溫,核心區體感降8℃。
快遞、貨車避開10點到16點最熱時段,效率還提了15%。
但有個事得琢磨:這熱是不是越來越兇了?近十年江蘇夏天高溫天每年多1.73天,2022年江陰熱了53天。
氣象部門說,未來極端高溫可能更頻繁。城市得多種樹、鋪透水磚,2027年綠地率要到40%。
農業得種耐高溫稻子,建智能灌溉,省30%水。能源得多種風電光伏,2025年風光裝機占35%,少靠火電。
這輪高溫是暫時的,可全球變暖是長期的。
等臺風帶來雨水,江蘇要和“燒烤模式”說再見。
但抗熱的本事,得一直練、一直學。
農民兄弟、戶外工人,記得看天氣預報,別硬扛。
政府、企業也得把應急措施再摳細點。
熱天會走,可咱守護“清涼”的勁兒,不能松。想知道明后天自家門口啥溫度?點個關注,每天更新最新預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