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7日,一個鐫刻在中華民族血脈里的日子。1937年的此刻,盧溝橋的槍炮撕裂華北的夜空,日本侵略者悍然炮轟宛平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一聲炮響,喚醒了沉睡的雄獅,也點燃了顧誦芬“為國造飛機”、黃旭華“棄醫從艦”、張光斗“棄學回國投身水利”的報國壯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盧溝烽火,是民族苦難的記憶,是中華兒女不屈抗爭的起點。“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宛平城墻的彈痕在夏日的陽光下依然清晰。我們紀念這一天,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汲取前行的力量。
再過58天,即將到來的9月3日,我們將迎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包含閱兵式)。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抗戰偉大精神,這場閱兵以四個“首次”重構歷史敘事:首次以抗戰勝利為專題;首次讓八路軍、新四軍與東北抗聯方陣并肩而行;首次由將軍領隊踏出“跟我上”的鐵血傳承;更首次匯聚多國軍靴正步同行長安街。
9月3日舉行閱兵,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與國際政治意義。一系列紀念儀式更承載了歷史回響、和平宣言、復興底氣三重時代強音。
紀念3500萬傷亡同胞的犧牲,向世界昭告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拖住百萬日軍的戰略貢獻,突出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莊嚴致敬抗戰歷史,粉碎任何淡化歷史的企圖;維和部隊與國際救援方陣的亮相,將彰顯中國“不惹事、不怕事”的擔當——從抗戰時期庇護猶太難民到今日藍盔出征,中華民族的和平基因一脈相承,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守護者、普遍安全的締造者和多邊主義的捍衛者;從屈辱挨打到今天全系國產主戰武器,東風導彈、六代戰機“使命必達”,香港市民家門口自豪打卡山東艦,中國用75年完成國防實力的“三級跳”,印證“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力量。
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中國軍民以巨大的犧牲,歷經14年浴血奮戰,最終贏得勝利。這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紀念的本質,是以清醒的歷史自覺校準今天的方位。
閱兵不是為了宣揚武力,而是向世界表明中國反對戰爭、捍衛和平的立場。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中國通過閱兵,呼吁各國珍惜和平,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的世界解答”。
盧溝曉月依舊,人間已換新天。從1937年浴血奮戰到2025年和平宣言,中華民族以苦難熔鑄脊梁,用發展重繪版圖。從盧溝橋的第一滴血到天安門的和平鴿,苦難輝煌的80年歷史印證:唯有“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方能筑牢民族復興的基石。上海洋山港的巨輪、陸家嘴的金融數據流、徐匯區“模速空間”的AI火花……共同編織著新時代的和平發展強音。今天的中國,正用現代化利器筑牢和平盾牌,用“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
從盧溝橋的彈痕到長安街的正步,“保有這勝利的果實——不為豺狼所吞食,更需要無限的堅決和勇敢”。當殲-35的銀翼掠過人民英雄紀念碑,歷史與現實在此刻交響:一個不忘來路的民族,終將抵達所有向往的遠方。
編輯: 陳瑞
責編: 王力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