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的一天深夜,毛主席正在書屋里查閱軍銜名單,在看到蕭克的名字后,愣神了一會兒,然后就叫了警衛員,讓他把羅榮桓叫來。那么毛主席為啥這么晚叫來羅榮桓呢?而且距離全軍授銜只有二十天了,難道說名單還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嗎?
1954年中央為了軍銜的評定工作,就成立了評銜委員會,并且讓羅榮桓來負責,不過這份工作可不容易做,因為這是需要從三個時期對各個將領進行評選,不僅要考慮他們的職務,還要考慮資歷,功績等,甚至還要顧及到山頭主義。羅榮桓也明白這工作不好做,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在部隊里引起動蕩。
在將初期的名單發布出去,想要征求眾人的意見時,四野中的一位將領指著自己的軍銜就說,在自己帶部隊沖鋒的時候,一些將軍還只是警衛員。這人曾參與長征且是在紅軍時期擔任師長,可只被授予大校,他感覺很不滿。
可是徐立清二野的將領卻找到中央,要求給自己降低軍銜,他覺得自己就是副部長,不應該要這么高的軍銜,只需要中將軍銜就可以了。羅榮桓面對如此復雜的局勢,他就召集眾人進行了七次修改,最后這份名單才被送到了毛主席那里。
而讓毛主席不滿的是蕭克的軍銜,因為他曾創建紅六軍,并且在土地革命的時候,他就是軍團長,抗日戰爭更是在八路軍中擔任過副師長,而解放戰爭的時候,他又去了四野中當參謀長。可是初級授銜的名單中,蕭克也不過是上將,甚至同曾經的部下還是一樣的軍銜。毛主席看到這樣的情況,有些痛心疾首,然后就說,蕭克對革命做出過這么大的貢獻,給他這么個軍銜,很難讓眾人信服啊!羅榮桓聽后就趕緊解釋道,評銜中最大的難點就是資歷還有現實的職務。
在紅軍時期,蕭克是同林彪還有賀龍職務一樣,然而現在他不過是在訓練總監部當副部長的職務,整體職務是有些偏低的。毛主席聽他這么說,也沉默許久,然后就說,評銜不能太過局限于軍職,應該從對歷史貢獻出發,為他們評銜。要說毛主席為啥這么晚還要見羅榮桓,這還是因為毛主席對羅榮桓的信任,同時也看出他們之間深厚的戰友情誼。1927年,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羅榮桓也跟著參加了,并且之后還同部隊去了井岡山。
羅榮桓在政治方面的工作能力相當出色,并且還被毛主席器重,不過他的戰術也是相當高超的,在山東他利用了翻炒戰術,用敵進我進的策略打破敵人對根據地的封鎖,從而給敵人重擊。不僅如此,在1945年他還向東北送去了不少的精銳,后來他也成為四野中最出色的政委,與林彪默契配合,在東北贏得不少的勝利。
在接到毛主席的指示之后,羅榮桓就立刻召集干部開會,并且在會議上也提出了蕭克如此評定的軍銜會有什么樣的結果,不過他卻堅定的表示,一切從事實出發,這才最能讓人信服。最后蕭克是被授予上將,還有幾位將領的軍銜也都得到了調整。
在軍銜名單被公布后,一位老戰士說,在紅軍時期他們就是蕭克的部下,且他當時就是軍團長,所以他被授予上將,他們是信服的。至于那些向中央請求降銜的將領,羅榮桓也都做了處理。
當時擔任裝甲兵司令的許光達三次向毛主席請辭,表示自己當大將有點太高了,讓毛主席同意自己下降軍銜,可是沒有得到允許,卻也獲得毛主席的稱贊。徐立清這個總干部的副部長最后是獲得中將,而這也是他主動請辭的,可以說這次授銜中不僅給世人展現出榮譽,也顯示出謙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