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杯打威爾士,被身前的隊友坑的,導致被灌了6個之后;顏駿凌在之后的訓練里主動要求成為替補一方的門將,他當時是真的不想再踢下一場中國杯打捷克的比賽,只不過里皮沒同意他的想法。
而在伊萬離開后,顏駿凌再一次回到國足一門的位置。但這場比賽踢完之后,下場打日本,他可能也不想再踢了,因為這條防線又一次把他給坑慘了。
本場國足的3個丟球,其實跟顏駿凌沒有什么關系。特別是第三個丟球,對方第一下近距離頭球攻門能撲出來,說明他的反應和撲救做的已經很不錯了!
只是他在國足一門這些年是真的倒霉!
過去這些年,之所以顏駿凌在國家隊經常淪為世界波背景板,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后腰頻繁失位所導致的。而等他回到首發之后,單后腰王上源不在球隊了,黃政宇和高天意打雙后腰。但王上源在的時候,哪怕是打菱形中場的單后腰,就算補不過來,至少國足在場上還有腰。他不在國家隊,讓無頭蒼蠅黃政宇和攻強于守的高天意打雙后腰的效果,就跟沒腰一樣。
而后腰就跟沒有一樣,中后場多名球員在夢游,盯人也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讓韓國球員總是能在前場危險區域,輕松獲得攻門的機會,他也只能不斷淪為背景板。反觀對面的趙賢祐,完全可以在場上一邊補妝一邊踢,因為比賽絕大多數時間,他根本感受不到中國隊給的壓力。當中國隊全場0射正,讓趙賢祐在場上不會有什么存在感。
而顏駿凌淪為丟球背景板和趙賢祐的無所事事,如此強烈的反差,是兩支球隊真實的實力對比。哪怕韓國上的是二隊,國足上的充其量也就是1.5隊。只不過一代不如一代的國腳們在K聯賽的精英球員面前,還是貢獻了東亞杯歷史上打韓國,場面最難看的上半場。哪怕下半場中國隊的控球率有著明顯提升,雙方的控球率差距并不大,但15比5的射門比,8比0的射正比,足以體現雙方之間的巨大差距。
而這場比賽,久爾杰維奇照搬了在國青用的非對稱4231,中后衛吾米提江代打左后衛,進攻的時候不上。左路進攻,交給王鈺棟單挑。但是久爾杰維奇的設想,沒有體現在球場上,跟這支球隊組建時間很短,他沒帶過的這些球員壓根就沒有理解他的戰術意圖有關。比如說第一次打左后衛的吾米提江,以及重回國家隊的高準翼,在場上的表現都非常不理想,中國隊的兩個邊后衛都成為了防守重災區。
如果說邊后衛的表現是疲于奔命,那么首發雙后腰的表現則可以稱之為就跟沒有一樣。
而看到國足中場失控的局面,或許最“開心”的是國足前任主帥伊萬。在伊萬帶隊的時候,所有人都在呼吁國足打雙后腰,希望國足能更多的踢4231;但久爾杰維奇帶隊證明了,對于國足來說,打4231還是442菱形中場區別并不大。即便國足下半場通過換人調整,局面上看起來有了改觀;但明眼人也都很清楚,韓國隊在早早把比分擴大成3比0之后,自然沒必要在大熱天來持續壓迫國足,增加不必要的消耗。
多名球員拼到抽筋說明我們的球員盡力了,態度上沒什么問題。只是從比賽內容來看,這支臨時組建參加東亞杯的球隊到處是問題。
當然輸韓國3個,比分上沒有崩盤,還沒有到不可接受的范疇。畢竟恐韓癥是中國足球,跨不過去的一道坎,大家早就已經習慣了。
下場打日本隊,所有人也很清楚,大概率還是輸。而對于國足而言,打東亞杯真正的目標就是擊敗中國香港隊!
因為輸日韓早都輸習慣了,而國內的輿論顯然不會接受國足有一天還不如中國香港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