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埔縣堅持把“百千萬工程”作為牽動發展全局的關鍵之舉、關系長治久安的戰略之舉、促進固本強基的務實之舉,聚焦“五個大抓”攻堅發力,全面推進強縣促鎮帶村。
近年來,大埔縣狠抓產業發展主線,夯實經濟穩固根基。把縣域經濟作為“百千萬工程”戰略支點,深度參與蘇區融灣先行區建設,經濟實現平穩增長。實體經濟活力迸發。大埔電廠二期累計投資42億元;博富能、鴻富瀚等企業提質增效,鴻智信、嘉遠新材料建成投產;中瓷、鉑瓷林等先進材料項目落地,欣紅、德順等增資擴產項目扎實推進,新增“四上”企業98家。產業平臺強勢擴容。大力推進總面積2556畝的縣城工業小區二期、科技創新園、新型陶瓷產業園建設,新增標準化廠房7.9萬平方米,入園企業達65家。項目建設加速推進。推動80個重點項目落實投資74億元。招商引資穩扎穩打。落地項目56個,計劃投資199.7億元、完成投資67億元。
聚焦人居環境建設,賦能城鄉面貌蝶變。大埔縣堅持把典型鎮、村培育作為突破口,整合幫扶力量,以典帶面、全域共進。縣城建設日趨向好。投入2.2億元提升改造城區自來水、污水、道路等設施,完成27個老舊小區改造。鄉鎮聯城帶村發力。以典型鎮村建設為引領,一體推進7條示范路段和省際交界鎮村建設,投入5.6億元提升縣鄉道路,微改造農房5035棟、整治“三線”477公里。動工建設華潤希望鄉村,配合中鐵廣投落實1.08億元改善鎮村環境。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壯大柚果、茶葉等特色產業,打造全市首家縣域“反向飛地”公司,推動全市首宗農村產權流轉線上交易。創新農村污水治理模式,建成179個美麗宜居村,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入選廣東省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
突破體制機制束縛,釋放發展活力潛能。縣鎮管理體制改革開局起步。精準向上提請賦權和“省縣直達”事項。縱深優化營商環境。大力開展并聯審批和極簡審批改革。加速推進全域土整。重點推進三河鎮省級試點,全縣集約流轉經營權10.5萬畝,934戶避險搬遷對象簽訂宅基地退出申請。深化國企改革,城投公司和客風公司投入運作。2024年末國企總資產增至40.4億元,較2022年增長35.1%。
提升公共服務效能,持續增進群眾福祉。三年投入80多億元用于民生事業。建成西嶺實驗學校、進光高級職業學校,獲評全國未成年人保護示范縣。建成縣中醫康復中心、精神衛生中心,縣人民醫院達到國家推薦標準。茶陽防洪工程完成建設。深入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完成林分優化14.7萬畝、綠化植樹32.8萬株。有力應對“5·1”“6·16”災害考驗,群眾安全感連續6年排在全省前列。
2025年,大埔縣將進一步扭緊“百千萬工程”總抓手,搶抓蘇區融灣機遇,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奮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為中國式現代化梅州實踐貢獻大埔力量。
來源:大埔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